(报告文学)
崔志刚
一、晨曲
旭日冉冉,悄无声息地爬上了树端.
军号嘹亮,嘀嘀哒哒地欢唱。
乡村醒了,炊烟袅袅,鸡啼声声,裹着梦一样的朦胧。
飞机城醒了,脚步急急,车铃叮叮:象一滴又一滴水,象一道又一道溪流,从一栋栋楼下,从一排排房前汇成充街毽巷的洪流,挟着风,裹着笑,涌进厂房,涌进科研大楼,涌进辽阔的机场。
机场笑了,笑得芳草儿乱颤,掀起一层层绿波,翻涌着,流动着,一直到天边,撑起了绿色的希望:双跑道乐了,乐得敞开胸怀,张开双臂,去拥抱如浚的车辆,沸腾的人群;架起了通往理想的天梯.
一架架银燕昂首高唱,振翅东飞,溶进了红彤彤的霞光里,似诗似画,如歌如梦——一曲奋进的乐章.一个辉煌的世界!
二、她从荒原中起来
三十年前,一队风尘仆仆的士兵开到这里一一有抗日时期的老兵,也有抗美援朝的英雄.面对没膝的蒿草和无际的的荒原,他们长吟:阎良、阎良,一片荒凉……他们风餐露宿,顶风冒雨,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中,把对祖国航空事业的热望,种进了这片厚土.
可是,总参的地图上,添了一个新的地址.于是,中央的机密文件上,出现了一串神秘的名字——八七八六五部队、九四七四部队、平原气象研究所……在那个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里,试飞中心神秘地沉默着.
改革的脚步刷刷地从这里走过,走出了进步,走出了繁荣,走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中国飞行试验研究中心。
三十年,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只是一瞬间。然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试飞中心正成为一个大型科研基地:
辽阔的机场坦坦荡荡,绝不亚于第一流的国际机场:各类飞机五花八门,在这里试验,从这里起飞.
“骊山”站起来了,“秦川”站起来了……那一栋栋科研大楼,显示着雄厚的实力,掩映在花丛中.当年的老战士引首高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莫道北京上海,最可爱要数阎良……
三、来了——中国的“西雅图”!
试飞中心人骄傲、自豪,逢人便讲“来了”!
将军来了,元帅来了,总理来了,主席来了,总书记来了.
历史记下了难忘的时刻,试飞中心人记下了光辉的名字——邓小平、李富春、陈毅、王震、李先念、赵紫阳
试飞中心人不负所望,走出来了——滑俊、王昂、王冠扬,黄炳新——一个又一个蓝天英雄!还有一大批高高工、高工、工程师!还有那么多先进模范人物!
走出来了——歼教七、歼七三、歼八二、运七一百,——一架又一架新型飞机!
于是,人们认识了她,再不是只会津津乐道戈壁上的石油城、大山里的汽车城……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在古城之东,渭水之滨屹立着一座崭新的飞机城!
国人以此自豪;“亚洲第一!试飞中心!”
洋人为此惊叹;“试飞中心,OK !”
四、三十而立
银燕腾飞远去了,加入了物探的行列——在茫茫云海中,扑捉地层深处的金银铜铁……
科技队伍起程了,走向塞北,走向江南,走向厂矿,走向油田……奏响友谊的乐章。
起飞了,《飞行动力学》,走进科学的圣殿!
起飞了,系列“传感器”,各类民产品走进了汽车、轮船……走进了千家万户!
试飞中心到了而立之年。试飞中心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试飞中心在致力于国防的同时,广泛开辟了民品市场.
试飞中心正在改革中奋进!她将去拥抱更加辉煌的明天!(注:西雅图是美国航空科研试飞基地,在国际上很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