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漪
龙年岁末,从广东佛山传出一条惊人的消息:在中国建材地质矿产开发公司举办的石材看样订货会上,两种从不出名的新品种“丹凤白”“芝麻白”,被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外商看中。“中国地质报”称这些新品种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异军突起”。谁也料想不到,这支“异军”竟产生在秦岭深处鲜为人知的丹凤县。
丹风多山,山又多石,因而本地民谣云:“出门山里走,步步是石头”祖祖辈辈的丹凤人叹息:“穷就穷在石头上。”孰料这些穷石头,一下子身价百倍,真是天大的变化。而对这种变化出了大力的,是一位被叫做卞石头的人。
五年前的夏天,卞石头是丹凤县锑矿的矿长。眼看矿石资源殆尽,他日夜思考:何去何从。一天,他在河边洗衣,看见脚踏石被阳光照得射出银光,惊叫了起来:花岗石!我何不在它身上打主意,这个生意,夜里,他激动得睡不着,想起过去听人说的十里吊、虎狼沟广出这种石头,自己何不先去勘察?于是,从第二天起,他独个儿出发了。先是西北上虎狼沟,后是东北上十里吊,嗬!这里的一座座大山,竟都是花岗石和大理石。心里有了数,他把搜集到的样品,背到赵安阜县的办公室。县长被样品和他的汇报激动了,要他查明资源,到外地取经,并拿出全面的报告。县长还叮咛他:“要下决心办这事。”
安阜县长的话,给他吃了定心丸。
秋天。河南省某大理石厂,突然来了几位陕南客,介绍信上说来考察板材生产.厂长虽然接特了客人,却只在办公室拉谈,不许远客到车间去。谈话间,带队的头儿声称要上厕所,便使了个眼色,把同行者“调”了出去。
“我在办公室听介绍,你们分散到各车间去,不是就看见了‘真佛’?”
他们第二次进了厂长办公室。厂长实在没有料想到中间的蹊跷。
客人离开了板材厂回到宿地,一个个相对而笑。
“这是他们生产的板材块。”
“我看了石锯和磨光机,虽然复杂点,咱能办得到。”
“他们的荒料全用手工采,咱们要干就要备吊车。”
“好了,好了,我们这方法与其叫取经,不如叫偷经。”大个子头儿作结论时,自信地笑了。
这大个子头儿,就是卞石头。一连几个月,他和战友一直跑外地考察,包括今天来这个厂,已经看了整整五个.
1984年的中秋节。江苏省宜兴县石材工程师于永年的家。太阳落西时分,有人敲门。还没等老于弄明对方身份,客人就递上了一封未封口的信.
“我本不认识于工你”,客人说,“只因我们板材厂刚刚上马,遇到一串子问题,才想到出外求教。恰好,我们地区的宁长珊副专员说他认识你,写了这封信,我就马不停蹄地从陕南赶来宜兴”。
老于是中国建材学会的理事,在建材生产和科研上颇有造诣。他虽然接待过不少同行,却从未见过不远千里而来的陌生客人。看来人态度诚恳,他先受到感动。“就你一个人?”客人回答:“我们是个小厂,且在草创期,经费欠缺,故尔一个人来。”接着,客人又说:“这次来,不单是请教技术问题,更想听你对整个板材前途的看法。不瞒你,宁副专员写信后,恰好我爱人身体不适,只是为了我们县的石材事业,我抛下她到宜兴来了。’
于工程师更感动了,他拉住客人的手:“我不会叫你失望的。好,今晚就在我家过中秋节。”
月亮升起来了,卞石头记起了一句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人说卞石头脑子环环多,真的,县石材厂办起后,他却日夜想这么个问题:酒要名酒,烟要名烟,板材也要名板材,啥时节丹凤的石材能挤进名家行列呢?恰好,他听说84年10月 23日全国石材协会要在山东平度县召开年会,便立即怀揣申请书,连同本厂的生产情况及产品样品赶去了。10月22日下午,平度招待所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自称是来参加石材年会的,既不是会员,也没有邀请书。当然报不上到,可来人一再声称,他是为了求名师、听经验,才从陕南商洛赶来。对方被感动了,便去请示大会组织者。组织者考虑到来人满心诚意,不忍伤他的心,便答应只能会外旁听,其余一切自理。对于这些,卞石头当然心满意足。出乎意外的是,他刚钻进被窝,工作人员就来告诉:经过理事会预备会的临时表决,决定吸收丹凤大理石厂为全国石材协会的正式会员。
一听这好消息,卞石头激动得想哭。
山窝的石头走红了,连省政府的黄楼过厅都是订丹凤县的货。这时候,卞石头又把眼瞅向了国外。他深知,产品要出国,没有过硬的质量是不行的,眼下他啥都不缺,唯缺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于是,他又接三连五到百里之外的某地质队请高手,物色到两名中年工程师。在他的“三顾茅庐”感动下,两位工程师也想为丹凤石材大显身手,便毅然地答应了。就这,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卞石头竟五不知、鬼不觉地把两名工程师“偷”了回来。可是,工程师们来了,其他一系列问题却被卡住了.卞石头东奔西跑,求爷爷告奶奶,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无,在三干会的饭桌上,他公开发起了牢骚:“看来就是我姓卞的跑断腿,好事还是办不成,”
偏巧同桌有一个人插嘴:“这件事我看可以办”。“谁办?”“我”。“你?”卞石头说:“不行,不行。”对方说:“不信你走着瞧。”老卞不相信:“吹牛。”对方说:“我要是吹牛,也不来丹凤县吹。”饭后,当老卞听人说那个敢说“大话”的,正是新来的县委书记陈再生,就跑去道歉,谁知对方却说:“你是对的,我全力支持。”于是两个工程师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时节的卞石头,犹如猛虎添翼。
春风秋月,花开花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989年伊始,全国建材开发公司从北京来信,说有好些外商要订购丹凤县的丹凤白和虎皮红,叫他们立即把价格和整套资料立即寄出,卞石头接到信。心头开了花,立即和张书诚、何书均二位副厂长忙碌起来。
噢!我竟忘了向读者交代:卞石头并不是个真名字,他的真名叫卞有余。石头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意思是他把害石头变成丹凤县的宝贝。
卞有余(中)和副厂长张书诚(右)何书均(左)左一起(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