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剪纸《开天辟地》的启示

2023年08月16日

贺宝生

我虽然不会剪纸,但却爱看剪纸。

但是,在报刊上常常看到不少一般化的剪纸作品,在取材、在艺术构思上既没有特色,更谈不上创新;有的则是为了配合节日或形势搞一些读者司空见惯、雷同化的作品。诸如“红绸舞”“小朋友我歌载舞”、“龙凤呈祥”或“大红宫灯”写上欢庆元旦、欢度春节之类语言,这些翻来复去拾别人牙慧或吃自己的剩馍剩饭的所谓作品,嘴嚼起来实在令人牙根作痒。

令人欢慰的是刊登在陕工报89年6月20日四版的高学敏同志的剪纸,则突破了雷同化的模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品取材新颖,立意深刻,别开生面,耐人寻味。

传说中是盘古开天辟地,才逐渐产了人类及其文明。作者借助神话传说中的大胆想象,丰富自己作品的内涵。他笔下塑造的是这手舞足蹈、横空出世、风风火火的巨人,他手持巨斧、叱咤风云地向着大自然向着日月星辰砍去,那种矫健的雄姿,那种一往无前的神态,那种集男男女女于一身的大无畏的强者形象,是传说中的盘古吗?不!联系到今天正在大干四化、冲破禁锢自己的封建枷锁,向科学和宇宙进荤的十一亿中国人民,不正是他们的化身吗?纵然没有声响,但从巨人的行动中,我们不也象听到了铿铿锵锵的激越高亢的音响吗?谁能不承认它是讴歌继往开来的中华儿女的一首赞歌!难怪作者为它取名开天辟地是再贴切不过了。然而在一块豆腐块的剪纸里,它的寓意,它的丰富的内涵和博大的外延,早已超出了一幅剪纸,一张报纸。

由是观之,可见作者观察生活之细,文学造诣之深,创作态度之严谨,艺术构思之精巧,确应为那些雷同化一般化剪纸者所效法,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9/8/198908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08/01/05859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