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舞好龙尾巴 别了“鬼见愁”

——记耀县水泥厂包装车间主任刘海潮

2023年08月16日

1985年,刘海潮走马上任到耀县水泥厂包装车间当了头。1989年9月,他带着全厂职工的嘱托,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如果把工厂比做一条龙,原料车间就是龙头,包装,这水泥厂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龙尾,车间里粉尘大,环境差,劳动强度高,人称“鬼见愁”。加之民工几乎和职工一样多,管理起来也特别难。刘海潮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向管理要效益。一个时期,车间袋重合格率低,刘海潮选拔了一位敢说敢管的年轻人当班长,很快就使袋重合格率得以提高。有一次,省建材局的人没打招呼直奔车间抽查,竟然达到百分之百。车间里有一位“元老”工长,回家超了一天假,刘海潮按制度让他写书面检查,这位工长觉得脸上挂不住,刘海潮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强调在纪律面前,应该一视同仁,终于使这位“元老”的思想通了,不但做了检查,干起工作劲头也卯得更足了。

车间里的收尘器年久失修,每天排放粉尘六七吨,超出规定近百倍,又使大量成品水泥随风四散。刘海潮用学过的钳工知识,和技术人员、工人一道翻资料、绘图纸,三个月的时间改造完收尘系统,降服了滚滚“黄龙”,使烟囱排尘浓度达到了国家标准,节约资金3.6万元,每年还可回收千余吨水泥。刘海潮还先后主持改造了5号包装机,建立了电器集中控制室,在院子里修起了假山和喷泉,使昔日的“鬼见愁”去处成了环境优美的花园,人人见了爱。

想公家的事多了,想自己的事就少。去年以前,他爱人、孩子的户口均在农村,他这个一头沉干部每逢周末就要蹬车回80里外的富平农村家里伺弄那几亩承包地。但他从未因家事误过公事。一个星期日,晚饭后他准备回厂,刚出大门跨上车子,身后“轰隆”一声,回首一看,是自家的门楼倒了。妻子连忙喊住他,让他请个假,修好了走。刘海潮却坚持要去上班,说下个星期回来再修,腿一登,上车子走了。气得妻子好几个月不理他。1988年春节,因许多工人探亲,车间人手少,刘海潮天天顶岗上班,到紧火处,索性把铺盖卷搬到了办公室。恰巧他弟弟正月初九结婚。亲自来请他。他对弟弟说:“你的事是大事,但这里公家的更重要,眼瞅着这许多水泥运不走,我这个当头的能走吗”?由他衷心向弟弟表示了祝贺,就打发他上路了。就这样,他领着一些工人没黑没明地苦干了10多天,及时地完成了水泥搬迁任务。

张元元韩庚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89/10/1989102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10/28/05998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