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被誉为“刀具大王”的核工业部西安五二四厂车工曹国华。致力于金属切削领域的技术革新、工艺改进。从1982年起,年年有多项技术革新成就,先后攻克了100多项金属切削方面的难关,其中许多属国内难题,为工厂创直接经济效益81万元。今年9月,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模大会。
曹国华1964年初中毕业后进厂当了车工学徒。因为可以学技术,他高兴得三夜没睡着觉。第一次领到17元的生活费时,师傅对他说:“旧社会,我像你这么大时,当了三年学徒还没挣一个子儿,你要好好学手艺,为国出力。”曹国华记住了这席话,如饥似渴地学技术操作,学理论知识。十年动乱中,别人每天干5小时,他千9小时,在实践磨炼中增长了才干,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操作方法。
1987年,西安某军工厂承担了我国核电设备中40根空心细长轴的任务,精度要求极高,该厂为此进口了两台深钻孔设备,召集全厂数十名高级技工,小心翼翼干了两个月,只加工出了一根。在工期短、任务紧的情况下,他们找到了了五二四厂,曹国华受命前往,将“绝招”——拿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兄弟单位,事后该厂党政工三位领导亲自登门感谢。
1988年,泰山核电站急需一种设备,外协加工需10多万元,而且不保进度,曹国华用自己发明的珩磨装置。解决了难题。后来厂里又承接了核电站一件难度很大的不锈钢管道加工任务。曹国华为此革新浮动镗刀技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由于他先后为秦山核电站解决8项难题,今年,电站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给曹国华评定了一等功。
十几年来,曹国华孜孜不倦钻研技术,先后发明、革新成功强力蜗杆夹固车刀、珩磨技术及其装置、旋风车铣技术、大型孔板移动式钻床、薄壁孔径拉刀等多项技术。其中用超细长轴加工技术加工的最细轴仅及筷子头粗细,长两米,全国刀具协会认为这是金切技术的创举。陕西国防工会为此拍摄了《曹国华操作技术》录像片。现已有300余部发行到全国各地,深受同行们的欢迎。
(孙军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