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十年面壁含辛茹苦潜心彩电维修研究

高级工程师王锡胜科研成果累累

2023年08月16日

本报讯 陕西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王锡胜十年来潜心于彩电维修技术研究,获得了突出成绩,先后编写发表专著5部计240余万字,发行近70万册。最近,他的《彩色电视机检修大全》一书,又喜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

王锡胜开始钻研彩电维修技术始于1979年。当时,随着经济的复兴,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彩电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千家万户的“宠儿”。但由于设计人员无暇顾及维修,维修人员素质又跟不上,维修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文革前毕业于西安交大无线电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王锡胜瞅准了这个亟需填补的空白,开始了他艰难的拚搏。

那时,彩电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种少见的奢侈品。但为了了解它的构造、性能,王锡胜忍痛拿出省吃俭用的1500元钱,买回一台18英时的日立牌彩电,他把那台崭新的机子拆成散件,逐一反复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他又系统地研究了全国150多条彩电引进线产品的电路原理,完成了32万字的《彩色电视机修理》一书,几经周折,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后,竟连印5次,成为分立器件彩电维修方面的权威著作。接着,王锡胜再接再励,他把奋斗目标定为所有型号的彩电维修。他涉足集成电路彩电维修领域,先后走访了全国10多个城市数十个维修单位,征求众多厂家和读者的意见,实行了大量的数据验证,终于又编写出集成电路的《彩电修理技术》、《18英寸彩电图集与维修流程图》、《18英寸彩电原理维修与原器件代换》等著作,特别是洋洋近百万字的后两书,以其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被誉为彩电维修人员必备的“良师益友”。

王锡胜的研究著作,并没有影响自身的太职工作。几年来,在他带领下,该所积极推行改革,试验的年批次量提高了5倍,经济效益翻了3番。他的著述多是在节假日和夜晚进行,光密如蛛网的电路图,他就画了4000多张,文字草稿逾1000多万字,用过的稿纸摞起来比他本人个头还高。

本报通讯员 萧 马

本报记者郝振宇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11/14/06023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