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星期天。
在西安市南大街西北二轻产品展销中心宽敞的门廊下面,排开了一长溜销货摊位。“快来买啦,大降价啦——”营业员的叫喊声和熙熙攘攘过往人群声交织成一片。与此同时,出差的公务人员惊呼:过去一个车厢总有十数个的采购员,现在已被成倍的推销员所替代了。某厂开订货会,订货者无几,推销产品及附件的人员倒来了不少。
这些,仅是目前资金紧张、市场疲软的几个片段。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7月份起就逐月下降,8月、9月已呈负增长。虽然国庆、元旦、春节前后是商业销售旺季,但持币消费者在各家的削价竞销前仍然踌躇再三,我省统计的33种主要商品中,棉布、化纤、缝纫机、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手表、呢绒、酒类销售均有不同幅度下降。
伴随而来的就是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企业、商业之间难以解脱的“三角债”。到九月末,我省电视机、冰箱、摩托车、照相机、毛毯均有积压,据西安市对16户生产企业统计,九月底,实际产成品占用资金2.88亿元,西安最大产业集团西电公司延付款项已达9000多万元。
但是,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市场仍然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目前,全国商品库存总额为2500亿元,而社会结余购买力则有7000亿元。就是说,三角五分七厘的商品,就有一元钱的票子在等着。
但为什么会出现市场疲软、产品积压、资金短缺现象呢?
首先是消费得到控制,储蓄分流了部分消费资金。去年我省先后发生三次范围较大、波及面广的商品抢购风,在购物保值的心理驱动下,一些人把不制冷的冰箱、不转的电风扇也抬回家,其他耐用消费品居民家庭保有量也大为增加。此种消费热的滞后作用;今年初便见端倪,今后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市场平稳,物价回落使消费心理得到稳定,一些人把手中资金转而投向储蓄、保值公债、社会集资等方面,使消费资金减少,消费周期延长。据6月底统计,我省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已突破200亿元,十月份,西北五棉集团发行年息15%的债券1000万元,一周内全部卖光。
其次是一些工业企业盲目追求产值,不适销对路的产品产量一增再增。从表面上看,速度上去了,产值上去了,但销售不畅,大量压库、压资金,造成周转不灵。近几年,我省各地纷纷上马的白酒、啤酒厂家,在限制集团性消费后,已经滞销积压。我省引进的四条彩电生产线和两条冰箱生产线,在市场急剧变化时,也无法充分发挥效益。
最后是进口带来的冲击。现在从生产资料到高档化妆品,“洋货”充斥市场,运动服装、鞋类、刮脸刀片、尿布、玩具皆是白来品,这对民族工业无疑是一个冲击。我省军工企业生产的新型纺机、冰箱空调压缩机等民品本来质量完全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均因行业限制,进口冲击被迫减产或停产。
对于目前的不景气现象,有的企业叫苦连天,坐等上级救援和国家松动银根,有的企业则眼睛向内,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挖潜节约,号召职工集资帮助工厂渡过难关。这两种态度中,显然后一种是可取的。因为在今明两年,国家大规模松动银根,增发贷款,票子是不可能的,在治理整顿,治乱治涨逐步深入中,市场降温也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目前首先要将长线产品压下来,把适销对路产品促上去,使供需趋于平衡。同时,各个企业要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艰苦奋斗,挖潜更新。这样才能走出困境。
本报记者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