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困惑de“半边天”

——我省部分建筑企业女工编余工现象透视

2023年08月16日

●通讯员张晓平记者桂维平

时下,处于“僧多粥少”的我省建筑企业,已造成一大批在编职工无活可干,一些企业相继给部分女职工放了长假,甚至于息工。这种现象,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女职工心态不平衡。不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近日,笔者先后对省属部分建筑企业女职工进行了调查。其中被调查的息工女职工有263人,占息工总人数的58.7%,息工女职工占一线女职工总数的25.2%。究其原因,主要是:

——社会因素:女性在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价值得不到社会上应有的承认。

长期以来,女性的价值和她们的重负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使她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往往把对女性的合理补偿转嫁到录用女工所在单位负担。尤其是建筑业更是不愿招收女工,即使近年来由于不得已的“退休顶替”所录用的女工,一旦遇到企业不景气之时,待聘、编余、息工的“优先”对象便是女工。

——企业因素: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男女职工比例失调。

据对省建一公司、四公司、十一公司调查表明,三家公司现缺口35万平方的施工面积,计7700万元建安工作量。加之女工不适应建筑行业劳动的特点,使已处于“僧多粥少”的企业更是不愿选聘女工。按国家对建筑业用工的规定,在统招统配时,女工比例不超过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实行招收城镇合同制工人后规定,女工比例应控制在30%以内,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女青年因得不到有关部门的合理调剂,不恰当的安置进建筑业,形成企业不合理的就业结构和男女职工的比例失调。

——自身因素:生理条件限制,技术水平偏低。

女职工受生理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处于怀孕、生育、哺乳期的女工体弱多病,给企业“无利可创”,加之家庭拖累大,企业又“吃不饱”,成为编余息工的主要对象。据了解,三家公司已息工的263名女职工中,有104人是处于“三期”,占息工女职工的39.5%。另外,部分女工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差,在优胜劣汰的优化组合中被编余息工。据统计,这类女工占被编余息工女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一对解决女职工编余息工问题的建议。

第一,企业针对编余息工女职工中年龄偏轻、而生产技术较差的人员,应分期分批地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其素质和重新就业的应变能力,在培训期满后经考核合格者,可酌情安排合适的上岗岗位或视其技能转换岗位。

第二,企业行政和工会对编余、放长假和息工人员可采取集资联办的形式,把她们组织起来,创办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基层单位可采取劳力外借致以技代普形式,组织女工开展生产自救搞创收。

第三,企业对编余息工的女职工(包括休哺乳长假人员)在息工期间的经济待遇问题。可视其息工时间长短规定若干档次,酌情发给工资(或生活津贴),原则上应不低于国家规定的职工最低生活标准,给职工的各种政策性副食补贴也应照发。

(题图 桂子)

上篇:没有了
下篇:电信组的“小字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11/28/0604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