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他,默默地奉献

——记国营华星无线电器材厂工人韦长民

2023年08月16日

没有什么文凭,仅小学毕业,却练就了一套过硬的钳工本领;没有什么惊人的事迹,只默默地耕耘在维修工的那一片土地上。然而,一提起他,工人们都会称赞他是一位技改线上的“老黄牛”。他,就是陕西省劳动模范、国营华星无线电器材厂陶瓷分厂八级维修钳工韦长民。

在维修班,我找到了年过半百的韦师傅。由广东迁至三秦虽已30余载,他乡音还是未改,粤昧依然很浓。他不太健谈,但当说题触及技术革新时,他便滔滔不绝。

1982年以前,该厂的金属膜电阻器瓷基体的挤、切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他和技术员一起,请教老专业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干。经过整整一个夏季,终于建成三条瓷基体滚切连动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日产量由原来的三万件提高到五万件。成型压床原来是手工加料、脱模和取件,曾有两名工人的手被压伤,他与技术人员协作设计改造为自动操作,再也没有压伤手的危险了。近十年来,他先后对车间90%以上的设备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改进,并设计制造了140付生产急需的陶瓷压铸工模具。韦长民领着我看了看那些经他改过的设备,言谈举止之间显到是那么自豪。

30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使他对工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很注重工厂的信誉,每当有外协项目时,他总是尽量使用户满意。有一次西安整流器厂急需一批耐高压瓷瓶,这种瓷瓶精度高,加工难度较大,国内产品质量又不过关,用在设备上常出故障,眼看要影响生产。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陶瓷分厂。老韦积极承担了这一任务。他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白天、晚上连轴转,定方案,加工模具,仅用了40多天的时间,便搞出了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全部合格,某些技术参数还达到或超过了日本同类产品的水平。

韦师傅热爱工厂,千方百计为工厂节约资金。今年年初,分厂开发新品,需要一台热搅拌机,听说买一台200毫升的机子得花一万元,而且半年后才能到货,他便萌发了自制一台的念头。他星期天悄悄到咸阳、西安等地看同类设备,了解其原理性能;业余时间,依然很忙,自己搞设计,自己找边角料加工,终于研制成一台热搅拌机,算来成本只花了1000元。从1980年至今,老韦利用废旧材料和报废模具,共制造、改装模具60多付,节约资金6万多元,创造利润7万余元。厂里办公室的桌凳、马路边的花栏、公用水管的水龙头、澡塘里的水管,凡是坏了的东西,只要他看见,他都一一修理。他还自己购买零件,利用边角废料,制造了一个打气筒,放在工厂车棚门口,方便了群众。

几十年来,韦师傅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多次当选为先进生产者、模范共产党员,曾被省电子工业厅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当选过咸阳市秦都区人大代表,并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本报通讯员张文华?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89-12/05/0606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