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凤
几位搞烹饪的川友,总是强调四川菜并不都辣,我则以为不必作此表白,因为不辣的川菜反而显不出它的个性。只是那麻得口舌发木,辣得浑身冒火,才能体验到“盆地风味”。何况常璩早在《华阳国志》中说过巴蜀“尚滋味”,“好辛香”的优良传统呢。
我吃川菜多次,有三次令我不得不心折,它之麻辣的确举世无畴。一次吃的是“棒棒鸡”,我硬着头皮吃到底,直吹凉气,觉得够味,麻辣有劲却不掩鸡丝之鲜美。第二次是溽暑之中吃“毛肚火锅”。电风扇劲吹,手持扇子狂扇,七八个人围着火锅桌,袒怀跷腿,将那些切成片、块的牛肉牛杂等,一箸箸地于火锅中涮来吃,麻辣鲜香,热辣过瘾,我汗如雨下,连裤腰都湿透了。吃“夫妻肺片”是第三次,这回是特意寻辣去的。抓肺片,我没减辣,还要了碗热辣的面条。当时觉得麻辣得酣畅。这二次实践使我更深刻认识了川味性格:一种令你难以接受,却又令你痛快,酣畅而且过瘾的风格,作为一种饮食,岂非有其独特之处。
这麻辣,诚然有着刺激效应,也是人们获得生存物质的功能,它对人体健康的调节和协调,不容忽视。四川多山,多雾潮湿,这种潮湿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而祛风除湿发汗、健脾的辣椒,自然是优选的结果了。中国有那么多的菜系和地方风味,要想研究它们,大概不可疏忽了气候和地理条件对它们风味形成的影响,我确信烹饪气象学和烹饪地方学的存在,运用麻辣出神入化,这就是川味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