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厂长负责制时,厂长的民主意识更要加强。你把工人当主人,工人也会把你当贴心人。有什么困难,只要向职工讲清,事情就好办了。”这是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陕西焦化厂厂长杨铭经当厂长5年来的自我小结。
杨铭经是1983年当上厂长的。这一年也是该厂连续亏损进入了第14个年头,亏损额几乎等于焦化厂的全部投资。面对这一团“乱麻”,怎样理出头绪?学过心理学的杨厂长深知:人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他认为应该提高全厂职工的参与意识,让职工行使民主监督,以便使全厂干部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不久,焦化厂开始了第一次民主评议干部。结果,54名中层干部,有5名被职工代表评为不合格,建议长免去他们的职务。
举手表决开始了,可他没有举手.众人议论纷纷。杨铭经发言了:“我支持职代会评议,这表达了职工的心愿。刚才我没举手,只因为那5名干部的工作性质不同,有他们的苦衷,有的人可以允许他们补考一下,不行再免去。这样也不至于使每名中干缩手缩脚,不敢大胆管理,这于个人、企业都有好处……。”他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博得了职工们一阵掌声。
事后,这5名干部中有3人当了一般干部,有2名被亮了黄牌。经过一段时间的补考,有一名干部被免去了职务。
在优化劳动组合之际,有人建议他由车间聘任工段长,工段长聘任班组长,然后再优化组合。可杨厂长认为这样易变为优亲。工会的同志建议双向选择,也就是行政聘任的工段长、班组长要经过本工段、班组半数以上的工人评议通过,方能上任;被优化下来的工人也要经过同级职代会调查同意。杨厂长经考虑后,决定在玻璃车间和焦化车间同时分别试行这两种方案。结果,通过职工评议、双向选择的焦化车间,生产稳步上升,玻璃车间最近也在全厂公开选聘了车间领导。
在杨铭经当厂长的5年时间里,凡是同职工有密切关联的事,都交职代会讨论,倾听职工的意见。为了提高职素工质,厂里还投资30多万元用于职工教育。
杨铭经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带动着全厂干部,影响着每一名职工,使生产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去年,该厂实现利润400万元,产值达1310万元。全厂80%的双职工住进了新房,职工用上了煤气灶和暖气。工厂盖起了教学楼、办公楼、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大楼等:实现了他上任之初许下的诺言。(罗西民 苏向东 刘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