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日在西安开幕的陕西省第四届职工自学成才表彰奖励会再次奖励了100名岗位成才的职工。
1984年职工自学活动在我省开展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省总工会曾先后三次予以奖励。据统计,目前我省350万职工大军中,参加自学的职工已达92万人,自学小组发展到7·8万多个,有6万多名职工参加高等自学考试,已有7千多人取得了大专文凭。131人被编入《中国职工自学成才者辞典》。
近年来,各级工会发挥“共产主义大学校”的教育职能,把自学活动作为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引导职工立足岗位成才、提高技术水平的新形式。航空、纺织、咸阳等281、产业和地市的工会在职工由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读书自学活动”。不少单位还结合本职工作组织职工学习专业技术。西安、商洛、安康、兵器工业局等地市、产业工会制定了“职工自学成才表彰奖励办法”。西铁分局、电业等9个产业工会还设立了职工自学成才奖励基金,推动了职工自学活动的开展。
随着自学活动的深入,职工队伍中自学方向从单纯的“文化型”“兴趣型”转向“专业型”“实用型”,立足本职,走岗位成才道路。据省总工会对煤炭、电子等产业和咸阳等地市职工自学活动调查,自学者中有62%的人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各种类型的岗位自学。七〇四厂工人王志祥,从小学文化程度起步,刻苦自学20多年,先后学完机械制造专业中专和大专的教材,经过上百次试验,绘图500多张,研制成功“含磨料尼龙刷辊”,填补了国内空白,远销新加坡、香港,每年为企业实现利润20多万元。陕西压延设备厂管道工刘育省,仅有初中文化,他坚持长期自学,立足本职工作,进行技术革新,7年中自己拿出5000余元,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发明成功了“热风采暖炉”等四项实用炉具、技术,其中一项获国家专利。
为了鼓励职工走岗位成才的道路,省农业科学院、宝鸡石油机械厂等单位规定:凡获省级自学成才奖的职工,均按知识分子对待。宝鸡、西安等地市工会还建立了职工自学辅导站,定期推荐自学书目,开展各种助学活动,为职工自学提供了方便。(邵国行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