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杰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所仰幕的偶像,他崇拜张骞这样的历史人物,崇拜那出使西域的“凿空”精神、昭彰功勋和翻译才能。他与张骞是同乡,他有张骞一样的品格,他的事迹可以写成一本书。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科技情报翻译组组长柏仕哲,1950年出生于陕西城固——博望侯张骞的故乡。如果说这位以普通农家的后生早在中学时期就是个“英语迷”的话,那么他能考入西安外语学院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书山有路勤为经,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西安外语学院就读期间,他的求知欲可算是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什么“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之类的字眼与他没一点缘分。以优异成绩拿到名副其实的文凭跨入高科技领域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后,更是如鱼得水,畅游于知识的海洋。
西安飞机城一阎良,在洋人们的眼中视为“中国的西雅图”,闻名遐迩的航空航天部飞行试验研究院就座落在这里,承担着国产军、民用飞机的定型鉴定试飞及重大预研课题的研究。频繁的国际来往,科技交流;出口飞机设备的定检、维修代教;高尖端大型进口设备的论证、考察、人员培训、现场安装、验收指导;不合格产品的事故分析、索赔谈判;美、英、法等高级代表团的来访接待,柏仕哲同志都得参加。然而,沉重的担子,超负荷的运转,并没有把这位看似腼腆却性情刚毅的男子汉所压倒,他是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倾注于祖国的科技情报事业。《运输类飞机飞行试验》、《运八飞机试飞手册》近400万字的汉译英;重大科技协作项目、进口设备资料的英译汉;数十个国外各级各类代表团的来访与科技交流等外事活动的口译;国内兄弟厂所一些引进设备资料的翻译及最终设计评审……毫无夸张地说,柏仕哲同志无愧祖国翻译队伍中的一位佼佼者。
做翻译工作出国的机会比较多,他先后去过十多个国家,都身孚众望。一次参与某进口设备质量不合格索赔谈判,为国家挽回损失10多万美元。
人有种种,有的人只会说不会干,有的人只会干不会说。柏仕哲同志属于后者。他不善言谈,不愿意讲这些。他有一句最朴实的话——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看得过高,当有了成绩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周围的同志。
有时候把洋文“变”成中文,有时候把中文“变”成洋文;昨晚还在办公室赶译资料,今早就要登机飞跃大洋彼岸。这生活浪漫吗?浪漫。这日子好过吗?好过。不朽的是信念,他心中有一团火。他来自张骞的故乡,他无愧黄土地养育的一条汉子,他忘不掉家乡父老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