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闲
一家的父子兄弟之间不和,最后只能分家。企业内部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企业中的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对立,这个企业只有垮台一条路。
有一家不算太大的工厂,由于一切都由厂长说了算,车间承包之后,车间主任也学厂长的样子,不把职工看在眼里。这个厂不仅不开职工代表大会,甚至未经职代会同意,公开宣布解除工会主席职务。结果干群关系变成水火关系,不到两年,厂里的生产便一蹶不振,产品质量由原来的省优一跌而为退货不断,产品积压卖不出去,终于只好宣布停工,关门了事。
如何搞好企业的干群关系?我以为要紧的是干部尤其是一厂之长要以身作则,记住自己的“公仆”身分,时刻想到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当厂长的要为本厂的广大职工服务,一切言行,包括生产计划、工作方法、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应当以广大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只有这样,他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才能符合职工的利益,企业才有凝聚力,才能同舟共济度难关。
干部怎样才能以身作则?一、要廉洁奉公,不图私利,如果干部先要拿高奖金,住好房子,甚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职工当然会看不起,干群关系自然就搞不好。二、当干部的眼睛要向下看。说句老套话,就叫做“礼贤下士”。你是干部,群众就当你是个“官”。做官的不能有官架子。一有架子,就脱离了群众。当干部的见了职工群众先打招呼,不要职工招呼了你,你还带理不理;有事先和群众商量,不要搞一言堂。这样的干部,群众肯定是欢迎的。
干群关系的好坏,决定企业的兴衰;而干群关系好环的取决,又首先在于干部。当干部要先把群众当作先生,把自己当作学生,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智慧用于企业管理,然后再来当先生。只要这样做了,这个企业的兴旺发达可指日而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