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维平 陈黄兴
茫茫秦岭的北麓山脚,有这样一个神奇、隐秘的山谷:沟壑纵横,草木葱茏,一弯清泉蜿蜒流出…
路人游客很难想象在这等山谷,却有一座泛着银光的钛城——华夏唯一的钛和稀有金属加工基地。
科学家预言:继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钛”,将在21世纪一统天下。它比重轻、强度高、耐腐蚀,18世纪末人们给它起了个显赫的名字:“泰坦”。期望它象古希腊神话中天和地的儿子一一“泰坦”一样,神力无穷。
“泰坦”携带着它的伙伴:钨、钼、钽、铌、锆、铪,从在钛城落脚那天起,就和“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中国第一颗回收卫星返回地面;
中国第一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
这众多的“第一”与钛城的内在联系,却鲜为人知,“军工任务”给中国的“泰坦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改革、开放政策似融融春风,拂去蒙在钛城上的迷雾。于是,山门大开:专家、学者、商贾、客户纷纷涌上这方土地,争先领略钛城风采,竟相揭示钛城隐秘。
蛇年岁尾,迎着纷纷扬扬的第一场瑞雪,我们走进了银装素裹的钛城。
虽说是寒气袭人,但在钛城我却感到春风扑面……“泰坦神”塑像高高耸立在清水河畔,它背靠莽莽秦岭,面向黄土高坡,8个银光闪闪的钛圆球环绕其身,远远望去宛若一群不甘寂寞的精灵,竟相跃向头顶那奥秘的苍穹。
我寻思:这活泼的“泰坦”元素,不正是钛城人所特有的性格:不甘孤独,追求欢悦!
厂前小区:亭台楼阁,峭石劈峰;长廊环绕,曲径通幽。那音乐喷泉随着涌动的水波荡出悠悠的歌声……这儿,青春少女扭起健美潇洒的迪斯科;那儿,暮年老翁练起柔中带刚的太极拳。
好一个曲径通幽处!
曾几何时,这里却是人心浮动。请调报告“满天飞”,近百名科技人员在一年之间就相继涌出山谷。
钛城“首脑”李青云此时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人心啊,人心!怎样才能留住人心?
他终于在逆境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凝聚力:
一幢幢新住宅拔地而起,一批批职工搬进了装有暖气和闭路电视的新居,科技人员享受了“三室一厅”的乐趣。
那些家在农村长期分居的老工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们退休前夕,钛城却畅开山门,迎接一批又一批“农转非”的新居民
当钛城人兴高采烈地品尝一种新鲜的、甜蜜的生活时,钛城“首脑层”又把目光投向精神生活上:派遣“使节”进京城、下江南、上省城、进院校,组建了以职工为主体的“钛城”地掷球队,不久就名震全国。1988年他们代表中国队出访意大利,一举夺得第5名。在欧洲地掷球锦标赛上,中国与宝鸡“钛”名声大振,成为西方人议论的热点。
球迷蔡东发每每提及西欧之行,你瞧那神情,那言谈,甭提有多乐了!
“钛城”文工团在陕西省职工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大奖。蛇年岁尾,他们又在全国有色工业系统汇演中一举囊括8块奖牌。其中舞蹈《黄河》应邀进京作巡回表演,艺惊四座,饮誉京华……
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迸发了钛 城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不起眼的钛板边角料,经过工人们的妙手回春,成为色泽艳丽,巧夺天工的钛板画,荣膺全国优秀旅游工艺品的殊誉。那炉底清理出来的钛渣,被能工巧匠们雕琢成“将军出征”、“巨龙腾飞”、“狮戏龟”等造型奇特的钛雕……
“泰坦”如磁铁般地吸引着钛城人,而且引得山外“凤凰”慕名而来。在钛城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山外某企业一个酷爱小提琴的青工,被丰富的钛城文化生活所吸引,主动放弃山外优越的生活条件,调进了山沟沟。
有人疑惑:“你调进山沟里图个啥?”
他说:“我图的是钛城焕然一新的生活。”
是啊,一旦职工把自己的荣辱和命运与企业紧紧维系在一起,钛城走向世界的日子还会久远吗?!
哦!钛城,闪光之城!
哦!钛城,希望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