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美哉,莫高窟

2023年08月17日

魏予兵

沿着古丝绸之路,我们有幸来到敦煌。去观赏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乘车从县城往东南行驶20多公里,只见鸣沙山麓岩壁上,一个个洞窟点缀其间,由北向南足有三、四里之长,蜂巢似的洞窟,或一、二层,或四、五层,中有一九层高的庙宇,在洞窟群的烘托下,飞檐四翘,恢宏肃穆,给荒漠笼罩上浓重的宗教气氛。

莫高窟是丝路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诞生说来也玄得出奇。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云游四方的乐僧和尚,西游到了敦煌鸣沙山下。这天西沉的太阳射到对面的三危山上,闪耀出灿烂的光环,乐傅和尚突然看见千百尊佛沐浴在金光里,他觉得是佛祖显灵,金光即是佛光,于是就在鸣沙山开凿出第一个洞窟,住下来修行。以后,鸣沙山的石窟与日俱增,号称千佛洞,至今完好的有492个。

敦煌莫高窟以塑像和壁画著称,2400多个彩塑栩栩如生,中唐和盛唐时的菩萨塑像尤为优美。菩萨来自印度,而艺术家们经过想象加工把它们变成汉人,塑造成风度优雅的女性,有的作沉思状,有的呈微笑态,每一尊都再现了我国唐代美人的艳姿。250号窟中的佛禅定像,表情温婉,气度超凡,柔和的眼波流溢着爱的芬芳,眉宇间积蓄着不可言传的动人神韵,一些外国游客看了此像,惊叹其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敦煌壁画较之塑像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在492个洞窟里,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主要内容为经变画,本生故事画,供养人像画三类。经变画讲的是佛经,本生故事画叙述释前生的故事,供养人像画描绘的是出资修窟的恩主面貌。另外还有少量壁画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民间歌舞杂技表演以及当地的习俗风情。我们在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壁画前漫步,那“反弹琵琶伎乐天”的舞姿,那身系飘带欲翔云端的飞天神女,那辉煌的殿阁楼宇,盛开的莲花,朦胧的祥云,仿佛牵引着我们走进当年佛教节日礼拜的场面。美哉,敦煌莫高窟,丝路之旅,我们遇到许多外国游客来敦煌游览、考察,20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敦煌学研究”,掀起了遍及世界的“敦煌热”。

上篇:哦,钛城……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2/22/0619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