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风筝与科学

2023年08月17日

恒庆

风筝源于我国春秋之际,它虽是民间的玩物,却和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事物纪元》载:在汉代已用风筝来测量地势。又据《南史·侯景传》记述,到了五代,风筝还被用来传递军事情报。

到了近代,风筝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利用金属风筝在风雨雷电中进行科学研究,发明了避雷针。一七〇九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威尔逊将温度计缚在风筝上;第一次测得了大气的温度。十九世纪,俄国人莫扎尹斯基利用风筝的原理制作了最早的飞机。一八九四年,英国设计了一架供战场观察用的风筝,其作用犹如今天的卫星电视转播。一九一一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在原设的天线被狂风刮断的情况下,放出了金属丝牵引的风筝来代替天线,从而确保了从英格兰到纽芬兰的首次电报试验圆满成功。

近年来,英国生产了一种风筝照相机,用无线电遥控风筝上的照相机快门,拍出一些人迹罕到的地带的珍贵照片。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风筝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它不仅作为大气研究、天气预报和传递的工具,而且它还能带着轻便仪器,在高空监测大气污染,成为一名忠于职守的“环保卫士”。

风筝与科学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难怪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局和空间博物馆的飞行器里,有这样的文字介绍:“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争艳(国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2/1990022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2/22/06195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