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另外一种价值

2023年08月17日

《公共关系》杂志社 周弘廉

我是位名不见经传的摄影爱好者。起初学摄影是觉得好玩,同事们在一起你给我照,我给你拍,渐渐地有了点“水平”。自82年起我在报刊上偶然发表了两幅照片,这媒介的宣传效果可真大,一时间我成了“有名”的摄影师,恰好有同学结婚,请我携机前往,谢天谢地我没有“砸锅”,照片往像册里一夹,成了永久的回忆。

85年之前,我用的是“海鸥”4B120型相机,仅给亲戚、朋友、师傅们拍摄剩下的胶卷轴就有一百多个。我用线绳穿起来,有好几大串哩,我象珍藏“文物”那样保管着它,因为它记录着我的爱好、感情和进步。之后,随着彩卷的普及,我也在给别人拍摄婚礼照之际,屡屡“品尝”富士、柯达、柯尼卡等洋产品的“洋荤”。我常想,摄影师的艺术价值大多表现在影展的橱窗里,报刊的版面上,这当然具有社会价值。而我的作品记在影集里,不也具有一种美化生活的价值吗?

每每在我探访自己“服务”过的家庭时,粗算也有三、四十家吧。除拍摄婚礼照之外,我也曾受邀拍过几次“白事”。其中有一位姓郭的老干部,离休后患了肝癌,要留几张遗容,我辈义不容辞,精心调焦合理用光。照片出来了,我也对得住过世的人了……几年下来,我利用节假日、换休日,服务于人,从没收一分钱的报酬,但这并不亏。因为我得到了生活情趣的充实。它比开照相馆更容易获取“社会广角”。

上篇:没有了
下篇:春季养生五注意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2/1990022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2/24/06198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