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一千零二。”在西岳华山山门值班的郭福信师傅一边售票,一边嘴里念叨着,计算元旦以来登山揽胜的旅游者人数。
这是2月16日下午2点许。
虽然春寒料峭,雪雨霏霏,挺拔奇险的华山群峰云雾缭绕,山顶上的积雪依稀可见,但慕名而来的游人仍接踵而至。
“天气不好,山上好玩吗?”我拦住几位游人攀谈起来。
“终生难忘,感受很深。”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三年级学生陆劲松、合肥工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系学生李葵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异口同声回答
小陆说:“华山的雪景十分壮观。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华山挑夫,他们挑着百十斤重的报纸、粮食、日用品,在险峻的小路上登攀。劳动人民这种吃苦、务实的精神使我思想大受震动。想起去年动乱期间,我们激动亢奋,演说游行,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国家富强起来。现在看来,劳动人民默默无闻,朴素实干的吃苦精神,比起那些高谈阔论和纸上谈兵要好得多!”
戴眼镜的李葵说话很快:“现在正搞治理整顿,只要发扬不畏艰难登华山的精神,万众一心度难关,不信国家富强不了。”
将近下午4点,上海南市区副食公司四位同志下山来了,他们说,虽然因时间仓促,只上了北峰,仍大饱眼福,下次还要来。因天色将晚,正在入口处犹豫的兰州市绿化办四名同志,听了“阿拉”们的话,下了决心,买过票匆匆进山了。从滨海城市大连赴西安度新婚蜜月的一对青年,爬了一天山,仍然精神十足,他们说,过去光听说西岳华山好,今天可领教了,奇、峻、险三绝集一身,真是不虚此行。
这天,大概最后下山的要算辽宁营口公安局的两位同志。搞内勤的刘传清干警说:“小时候,看电影《智取华山》时,就觉得今辈子不来华山,确是憾事,今天登上千尺幢后,立即觉得心旷神怡,心胸宽广了许多。山上正落雪,走路要步步留神,不敢一步踏空,真应了绝壁上的石刻‘脚踏实地’。联想我们今天的工作,需要的也是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说大话,不图虚名,更不能好高鹜远。”听了这席话,周围的几位游客都不住点头称是。
暮色苍茫中,我们离开了山门,下来时看见华山旅游公司门前一幅横标在早春的寒风中抖动:“搞好优质服务活动,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