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雷锋的故事

2023年08月17日

(摘编)

雷锋,湖南长沙人。出身贫农家庭,父母兄弟受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地主和资本家的迫害相继惨死,他7岁就成了孤儿,在穷亲戚的帮助、照顾下生活。1949年解放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被送入学校读书。他刻苦学习,并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斗争。1956年高小毕业后,在该乡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望城(现长沙县)县委当通信员和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后参加根治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等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他积极学习毛泽东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迅速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班长,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在执行汽车保养任务时,身负重伤,不幸牺牲,时年22岁。共青团中央追认他为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国防部批准授予他生前所在班以“雷锋班”的光荣称号。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总理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苦难的童年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了。

那时候,抗日的烽火已燃遍全国。由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日寇的铁蹄踏到了湖南大片地区,广大劳苦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雷锋的爷爷在年关时被地主逼债活活逼死,爸爸被日寇拉去当挑夫,因反抗遭毒打,吐血而亡。哥哥12岁就到天津市一家工厂当童工。他小小的年纪经不起繁重劳动的折磨,不久就得了“童子痨”(肺结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和手指,被资本家解雇。哥哥带着病残的身体,回到家里,又到荣湾镇一家印染作坊当了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一天天加重,又没有钱医治,就在爸爸死后的第二年也死去了。没有了爸爸,没有了哥哥,家里的生活更困难了。小弟弟连饿带病,也死在妈妈的怀里……当他刚刚6岁的时候,一家6口人,只剩下妈妈和他两个人了。

雷锋的妈妈是个铁匠的女儿。她曾给资本家做过女工,领着孩子到外地讨过米,也到地主家里当过佣人。她在地主唐四滚子家做工,受尽了凌辱和迫害。她怀着满腔的仇恨,离开了唐家这座人间地狱。

1947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妈妈脱下外衣,给他穿在身上,哽咽着说:

“孩子,穿上这件衣服,少挨些蚊子咬,往后妈就不能再疼你了……”

“妈妈!”雷锋迷惑不解地望着妈妈。

妈妈借故把雷锋托付给本家六叔奶奶照看,回到自己的屋里

当雷锋跑回家的时候,只见妈妈已悬梁自尽。他急忙扑上去,紧紧抱住妈妈的两腿,哇的一声哭起来,不住声地喊叫着:

“妈妈!妈妈……”

万恶的旧社会逼得雷锋家破人亡,他不满7岁就成了一个孤儿。

苦怜苦,穷帮穷。贫农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知道六叔奶奶家也很艰难,有时背着奶奶出去讨点米,有时回不了家就露宿在外。为了帮贴六叔奶奶家,他还经常上山砍柴。但是周围的柴山都被地主霸占了,不许穷人上山砍柴。雷锋不信邪,偏要上山砍。有一次被徐家地主婆娘看见了,这个家伙恶声恶气地指着雷锋骂道:“你好大胆,敢到我家山上来砍柴……”她边骂边抓住雷锋的手,抢走了砍柴刀。雷锋气得浑身冒火,扑上去要把自己的砍柴刀夺回来,好恶毒的地主婆却举起刀来,在雷锋的手背上砍了三刀。

雷锋不屈服,捂住伤口忍住痛,愤愤地说:

“总有一天我要报仇!”

光荣参军

1960年度的征兵工作开始了。

1959年12月3日,车间党总支书记作了征兵动员的报告。

晚上,他怎么也睡不着觉。他为了争取报头名,第二天早晨3时左右就一骨碌爬起来,跑到负责征兵工作的团总支书记的门口,啪啪地敲起门来,团总支书记见是雷锋,便会意地笑了:

“小雷!怎么,三更半夜还不睡觉?”

“我是来报名参军的!”

“你说说,为什么这样急着要去当兵?”

“为什么……”雷锋有许多话要说,可一时又说不出来。

团总支书记了解这个青年人的心,答应给他联系一下,并且告诉他参军的事得人民武装部同意才行。

雷锋听说这些,便请了假。他走了几十里路,来到了辽阳市人民武装部。他一见人民武装部的负责同志,就诉说起自己的经历来,说明他为什么要当兵。他恳切地说:

“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存在,国内还有阶级敌人,一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催促我赶快拿起枪去保卫祖国!”

雷锋体检时,医生发现他脊背上有些伤疤,惊异地问:

“你这些伤疤是……”

一提起这些伤疤,雷锋便痛楚地说:

“医生,这伤疤是旧社会在我身上刻下的仇恨呀!为了人们永远不再有这样的伤疤,我才要求参军的!”

雷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他接到正式入伍的通知以后,甭提有多高兴了。

一丝不苟

参军后,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了汽车兵。

雷锋为革命钻研技术精益求精。他每次出车,总是不断地征求助手的意见,问车子在行驶中有什么缺点。有时他乘公共汽车出去办事,车上有座位也不坐,总是站在司机身后,细心观察在各种情况下人家是怎样操作的。有一次,他坐兄弟部队的卡车回驻地,途中发觉卡车忽然自动减速。他急忙透过驾驶室的后窗往里看,只见司机拉了一下阻风,做了一个上坡时才用的动作。车停后,他马上请教司机为什么要用这个动作?司机告诉他,拉阻风是想判断自动减速的故障是出在油路上,还是电路上,这是判断故障的一个简便方法。雷锋感到这个方法好,回到班里就对战友们讲了,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试验。这件事使他认识到:一个好的汽车兵,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汽车修理工。因此,在行车中,他总是叫助手给他假设情况出难题,锻炼排除故障的本领。

一次出车前,雷锋检查车辆,发现一个豆粒大的火花塞帽不见了。雷锋想,要是这个火花塞帽掉进汽缸里,马马虎虎把车开出去,就会发生事故,给国家造成损失。他对战友们说:“不找到这个火花塞帽,决不能出车。”他和大家一起,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将车辆机件拆开,整整忙了三四个小时,终于在汽缸里找到了火花塞帽。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时刻牢记着马克思的教导:‘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雷锋很珍惜晚上的时间。每天晚饭后,他除了参加其它活动,其余时间一般都用来读书。有时他感到时间不够,在熄灯以后还要读上一会儿。可是熄灯号一响,再亮着灯学习,就会影响同志们休息。因此,车场工具棚、厨房、司务长宿舍都成了他学习的地方,有时也到连部办公室去学习。在那里,一坐就是大半夜。

一天晚上,指导员顺手拿来他读的书翻看着,只见书里划了许多红道道,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了一些读书心得。他在毛主席《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写道:“坚决听毛主席的话,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改造思想,做好各种工作。”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的空白处,雷锋写道:“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1961年4月,雷锋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写道:“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学习毛主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为自己规定的学习路子是:“问题——学习——实践——总结。”

一天早晨,天气冷到零下20多度,出完早操,大家的帽子上都挂了白霜。汽车教员叫雷锋和小韩进行车辆三级保养。他俩两手沾满油泥,指头冻得发木,象针刺一样疼。小韩提议说:

“咱们烧点火炭,烤着干吧,暖和一下手还干得快些。”

雷锋哧哈哧哈地往手上吹着热气,心里也犹豫了一下。但仔细一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在训练中要处处从实战需要出发,决不能设想将来抬着火盆上工地、上战场。于是他向小韩解释说:“真正的本领是从克服困难中锻炼出来的。再说,艰苦一点也能锻炼革命意志。”

小韩觉得雷锋说得对,两个人不顾严寒、疲劳,一天就完成了车辆保养任务。

“钉子”精神

一天,在看电影的时候,开演之前,有个姓贾的小学生发现前排座位上有一位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厚厚的书。他往前凑了凑,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书,使这位解放军叔叔这样入迷,他探过头去,见是一本《毛泽东选集》。他再看看读书的人,惊喜地叫出声来:

“呀!这不是雷锋叔叔吗?这么一点时间,你怎么还看书啊!”

“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雷锋说,“时间短,可是看一页是一页,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不行啊!”接着他问小贾:“你对学习抓得紧吗?”

“不紧。”小贾不好意思地说。

“不抓紧可不好。”雷锋亲切地说,“你们在学校里学习,真是太幸福了,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时间都看书。可是到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学。不然,时间就白白地过去了。”

雷锋就是这样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来学习。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甘当“傻子”

1960年八九月间,团政治处连续收到两封表扬雷锋的地方来信。一封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来的;一封是中共辽阳市委来的。

和平人民公社的信是感谢雷锋支援他们100元钱的事。信中说:“……雷锋同志热爱人民公社的一片红心,使我们全体干部、社员受到极大的鼓舞,给我们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力量……”

中共辽阳市委的来信,热情赞扬雷锋给灾区人民寄去100元钱的深情厚意。但考虑到雷锋每月只有6元津贴,便随信把钱寄了回来。

雷锋支援灾区和人民公社,舍得献出自己的一切,可他自己从来舍不得随便花一分钱。

雷锋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十分简朴。他在日记中要求自己:“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参军后,他从每月的津贴费中,除了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钱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外,其余的全部存入储蓄所。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补了多少次了,最后已经补得完全改样了,还舍不得丢。他的搪瓷脸盆和漱口缸儿,已经用了多年,上面的瓷掉了许多,他也舍不得买个新的。他有一件夹衣,是从湖南家乡带来的,已经很破旧了,但他洗了又洗,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

天快暖了,连队发放夏装,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当司务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的时候,他说:

“我只领一套军装,一件衬衣,一双鞋就行了。”

“为什么?”司务长奇怪地问道。

“有一套就够穿了。”雷锋说,“我现在穿的这套带补钉的衣服,也比我小时候穿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呢!剩下的一套给国家节约啦!”

有一次,他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召开的运动会,大热的天,做完了规定项目,真是又热又渴。他掏出钱来,想去买瓶汽水,可巧,这时供水站送来了开水,他又把钱收起来,转身走了。一个战友问他:

“雷锋啊,你就一个人,攒那么多钱干啥?”

“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毛主席号召咱们艰苦奋斗,咱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啊!”

“咱们国家那么大,困难再多,还能缺你那几个钱!”

“积少成多呀!”雷锋说,“你算算,每人一天节约一角钱,全国一天节约多少钱?咱们当了国家的主人,不算这笔帐还行!”

他的这些话使同志们很受启发,都自觉地学习他。大家都注意从节约一粒米、一分钱、一滴油、一度电做起,继承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但也有的同志不太了解雷锋,说他光攒钱不花,真傻!后来,当这些同志知道了雷锋把攒的钱都支援了灾区和人民公社的时候,都深受感动,认识到自己的说法错了。不禁赞叹道:“雷锋对党对人民的心眼就是实啊!”

雷锋从来没把别人说自己“傻”放在心上。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未完待续)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3/01/06204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