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1988年2月16日,对于镇安县工商银行东关储蓄所主任解月琴来说,却如同她的生日一样,极其珍视。从这一天开始,她告别了贤妻良母似的家庭生活,走进了时代的急流。
小解出生在远离县城的农村,高中毕业后几经沉浮,沉没于狭小的家庭生活之中。一九八七年底,她经人介绍,被聘为镇安县工商银行储蓄代办员,任东关储蓄所出纳员。在她的那颗习惯于平静的心中只想满足于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来没有想到要去冒什么风险。
然而时代的风云却将她推上了改革的浪头,她进储蓄所不久,那里也开始试行承包。只是难哪!编制三个人,其中一个缺岗,剩下二个,除了小解外,还有会计小邱。小邱进行多年,是行里正式职工,又担任着会计工作,理所当然是承包人选。行领导几次找他谈话,他都拒绝承包,原因是:东关储蓄所地置太偏,附近单位少,居民也不多。几年来发展一直不景气。无奈,行领导只好采取在行内公开招标的形式。然而承包条件一降再降也没人敢接榜。小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那平静的心不平静了,一种热潮,更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感驱使她要站起来。然而她又犹豫了:自己不是行里正式职工,领导会不会相信?同事们会不会支持?外人会不会讥讽?再说自己进银行时间也不长,业务还不太熟练,而且丈夫又不在家,自己还拖着一个孩子,假若真的挑起了这副担子,行吗?但是,自己不挑,又有淮来挑呢……经过反复思想斗争,她终于鼓足了勇气,向行领导递交了一份承包申请书。对一她的申请,领导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大胆作出决定:先让她试包一年,看看效果,然后再定。
在改革的浪潮中,小解急流勇进。从一位农家妇女成为一名储蓄所主任。摆在她面前的并不是一条平直的大道。而是一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路。承包后小解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多方虚心求教。白天苦练业务,一手抓帐务管理,一手抓服务质量;下班后又走东家串西家的抓存款。经常饭也顾不上吃。一天下来,浑身麻酥酥,酸软软的。一个月过去了,八岁的儿子被拖得骨瘦如柴,看着孩子,她,一个女人、一位母亲的心默默的哭了。但是为了她的诺言,为了她的事业,她必须紧咬牙关,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她把孩子寄养在一个亲戚家里,又踏上了艰辛的历程。她从来没有过烦恼,没有过后悔,也没有为忙、累、饥、渴、困所组成的困难所吓到。相反,越是忙,她干得越起劲。在她看来,一个只有在酸甜苦辣中生活,才能真正品尝到人生的乐趣。
三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小解没有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希望,在一九八八年和一九八九年的艰难日子里,她的足迹踏遍了镇安山城的角角落落。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前年储蓄存款完成支行下达任务的342%,去年又完成任务的620%,连续2年名列全地区七个县四十八个储蓄所之首。连续2年被支行评为先进集体。而且她本人也连续2年被评为支行先进个人。
一滴水,当然是默默无闻,但汇入急流之中,就会增添浪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