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向小品的深层次进军

——浅评“陕西省职工话剧小品大赛”

2023年08月17日

冯瑜

艺术形式的轮替兴衰真是使理论家们措手不及,在戏曲、话剧等舞台艺术进入谷底而不得复出的窘境中,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品却异军突起,迅速风靡全国,并逐渐摆脱最初作为教学手段和排演手段的束缚,成为一种独立的舞台艺术样式而日臻完善。在我省连续举办四届小品赛,硕果累累的顺境下,省总工会和西安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陕西省职工话剧小品大赛”又使我省小品的创作表演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参赛的40个小品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

业余创作队伍的日渐壮大是这次大赛的可喜收获。在以往小品比赛中屡出风头的西铁分局、宝鸡、铜川代表队这次仍显示了雄厚的实力,大赛所设的一二三等共10个奖,被他们夺走了6个。据说西铁分局工会为参加这次比赛一下子就从基层征集了77个本子,从中精选出6个参赛,队伍之强令人瞠目。后起的省邮电系统继省第三届小品大赛以《大米与红高粱》获业余组一等奖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元旦晚会后,这次参赛的两部作品分别获二三等奖,已开始与西、宝、铜平分秋色,大有咄咄逼人之势。另外,除西安市、国防系统等宝刀不老外,从未涉足省级比赛的咸阳、渭南、汉中也都派出强大阵容参赛,使我省的业余小品队伍具有了雄厚的后备力量。

最令人欣喜的是节目质量的提高。创作者已自觉地从重点愉悦观众中走了出来,而更重视其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不再是单纯再现生活中的某个片断,而是通过它来表现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作品注入了更多、更深的思想内容。

宝鸡市总工会的《春雨》写的是“文革”中一个受老师钟爱的学生,被狂热思潮驱使而伤害了自己的老师,事后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以致哭瞎了双眼。于是他天天到路口等待,等待他的老师来医治他的双眼和心灵。简单的情节和无华的表演如泣如诉地控诉了那颠倒乾坤的年代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上难以愈合的创伤。省国防工会的《漏屋下的孩子》以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无尽痛苦的社会问题切入生活,可以说是一个悲剧小品了,剧终时作者借孩子之口喊出:“叔叔阿姨们,如果你们要离婚,请想想我们这些孩子!”催人泪下,给人以灵魂的震撼。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表现着性格中社会角色和人物本来面目的二重性,铜川矿区工会《醉话》独辟蹊径,在这一点上大作文章,向人性的深层次进军。那位女科长在喝醉酒后,恢复了她的纯真的天性,敢恨、敢爱,甚至扑向她所爱的被她唬得惶恐不安的矿工的怀里,而她一旦酒醒,立刻想起了自己的科长身份,于是正言厉色,安排工作。给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苦涩之情。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也是这次参赛作品的一大特色。铜川矿区工会的《风雪夜》通过一位被污辱的少女在风雪中与陌生青年司机邂逅的故事揭示了人间的友情;西铁分局的《当爆竹响起的时候》以干铁路的一对夫妻除夕夜三个小时的相会写出了深厚的夫妻之情;西铁分局的《凡人公事》道出了工会干部和职工遗属之间动人的同志之情;《春雨》则在忏悔中拨动了师生之情……尽管这些情都是在一种淡淡的哀怨之中表现,但“患难见真情”,都给人以心灵的净化。

当然,面对着这些可喜的收获,笔者的忧虑也不是没有。纵观全部作品,以正剧居多,一些讽刺喜剧,也稍嫌题材老化,手法陈旧。因此我想,在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哲理性的同时,不可忘了愉悦观众这一小品之所以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稍有偏废,则小品步话剧之尘迅速进入低谷,也许就不是杞人忧天了。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3/17/06231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