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还没洒向人间,一阵流畅、悦耳的音乐便从咸阳石油钢管钢绳厂的有线广播里缓缓地响起来了。这音乐似流泉,划破了黎明前工厂的沉寂,这音乐似晨钟,唤醒了厂区的职工,这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厂广播员王玉燕。
许多人都比较羡慕广播员,然而要干好这项工作绝非件易事。王玉燕是1984年当上广播员的。广播室就她一人,除了每天4次广播外,还要兼管厂里各类音响配置,承担宣传部的公务。采访、组稿、编排、播音也是她的事。最为辛苦的是每天早晨6点30分的第一次广播。小王必须每天5点半起床,6点便骑上自行车赶往厂里,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飞雪寒冬,从没耽误过。有一次,小王由于头一天加班睡得晚,早上起床时已6点10分了。她顾不上梳洗,骑上车子就往厂里赶。因天黑下雨路滑,她连人带车摔进路边的水坑里。但她顾不得别的,爬起来骑上车子就往广播室里赶,并准时打开了广播。这时,她才发现自己身上、脸上净是泥,感到肘和膝盖也阵阵作痛起来。
那是小王休假的一天,宣传部请来基层的一名同志顶班。当小王假满来上班时,这位同志深有感触地说:“燕子,你这工作的确辛苦,每天5点半起床,一天来回跑六七趟,干什么事都卡着点,真不知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小王的待遇并不高,加班没加班费,奖金也是厂里比较低的。但她却说:“因为我深深地爱上播音工作,苦点也没啥。”
小王除了每天按时放广播外,在节目的安排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每周除了厂内新闻、报刊摘要、录音访问外,还有为您服务、体育消息、文学戏曲欣赏等职工喜欢的节目。小王还针对厂里老职工中陕西人多的特点,精心收集了许多精采的秦腔唱段磁带,定期播放,使众多的戏迷在午餐和晚饭时能欣赏到自己喜爱的戏曲段子,因而深受大家欢迎。
去年11月,厂里增设了闭路电视设备,开播了自办电视节目。小王在搞好广播的同时,又兼起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虽然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但她并无怨言,工作起来依旧是那样利落,秀丽端庄的脸上常常带着乐观、自信的微笑。
(惠记民)
王玉燕正在播音。郭松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