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李润虎的几幕人生

2023年08月17日

王石

27年前,我曾经为本报采写过《千千万万个雷锋在成长》,心里留有深情。今天,那个“紧握生命方向盘”的士兵仍有众多新伙伴。我去寻访他们,在“丝绸之路”上的古秦州天水,找到了李润虎。

说来蹊跷。作为“典型”,这个肩章上有杠无星已年近四旬的志愿兵,并不是因要开展学雷锋运动才树立起来的,而是某部军械修理所63名官兵联名向新闻单位“举报”的一个躲着当典型的人。

他是条标准的关中汉子,挺高的个头,粗眉大眼,壮实得很。他家居汉唐两朝京畿陕西蒲城县,生于我们共和国诞生后的第八个月——农历庚寅虎年五月,故取名润虎。这位“山君”,做起事来虎跃,说起话来却很腼腆。几次采访,请他谈自己,他不会“滔滔”,不会“阐述”自己事迹,也不会“解说”自己的价值。一次,我们大家和他一起座谈,有人问:“你时时处处想着做好事,你到底是咋想的?”这时他有些激动:“我没有时时处处想着做好事,没有时时处处。你说的那是雷锋。我做点好事都是碰上的,你碰上也会做。”他这人,话不做作,情不做作,人生不做作。他的父子情、战友爱、家国怨、人生路,他的高尚情怀与生命支付,使他身边的兵娃和我这样的老记者无不由衷感动。

李润虎的40年人生,与雷锋的经历有许多不同。他弘扬着雷锋精神,但不是雷锋的重影。他跋涉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崎岖路上,他的几幕人生是他的价值观显影。

●男儿征战日,亲人牵挂时

●面对三次评得的军功章,他拱手相让

李润虎的悲壮时刻

那一年秋色如醉时节,李润虎所在的某部“红军师”接到了开赴云南前线作战的命令。

快上前线了,领导照顾他借出差顺便回家安排一下。家里有久病难医老父和母亲,有苦撑门庭贤淑可爱的妻女。他是怀着战士的神圣使命感和悲欢离合的人间情,走回他家那四间再不维修就要坍塌的土屋的。

李润虎本想申明大义、宽慰家人,然后心神安然地上战场。回家方才知道:在另一个部队当兵的弟弟李新虎也要上前线,已先于他回家辞别双亲。当过多年生产队长的老父对新虎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放心地去吧,还有你大哥照顾我们呢!”弟弟无忧无虑,剃了光头,归队待发了。此刻,作为大哥的李润虎很为难。他挚爱父亲,他记得自己10岁那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饿得实在撑不住火,跑去偷吃了一把牲口料,被父亲打了一把掌。李润虎竭诚奉公,乐于助人,也是遵循父教。他不忍心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但是他不能瞒着妻子。妻子沈群英也当过劳模,还被冠以《群英参加群英会》的标题在报上宣传过呢!就在离家前一天晚上,他告诉群英要去打仗。妻子说:

“你去打仗我没意见。只是爹有个好歹咋办?”

“爹的棺木买好了,万一病故你就找亲戚们一块处理,就算替我尽孝道吧!”润虎嘱咐群英。

哪想,群英痛苦失声,被住在外屋的父亲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老汉一夜未睡,天亮时要孙女拿安眠药。长年患病的老父往日只吃两片,这次要吃一把,吓得孙女惊叫。润虎闻声过来夺药,群英跪下哀哭:

“爹呀,你不能这样呵!润虎走远了我也把你侍侯好!”

爹说:“儿媳你孝顺我知道。再说,我的儿子不上前线谁家儿子上前线!只是我病重,家里钱都叫我吃药了,拖累你们的日子过不好。不如死了,也免得他兄弟俩在前线挂念!”

苦求苦劝,药片终于被夺了下来。润虎安排好家事,第二天又急匆匆归队去了。

男儿取义在疆场,再深的亲情也不能挽留!

在老山战场上,他运送弹药,抢修枪械;他主动爬上前沿山头修好了无人会修的兄弟部队留下的大型火炮;他还和所里的技师,为栖身在又矮又窄的猫儿洞里无法投掷手榴弹的最前沿战友研制成功不受地形制约、投掷准确性高、能在200米远处爆炸的“手榴弹单管抛射器”。战友高兴,师长叫好,大批制造配发给所有猫耳洞。后来,他们还进一步研制成功了“八管手榴弹抛射器”,获得了军区科研奖。

战争考验了李润虎对祖国的忠诚。

李润虎参战时间长,家里人时时思念。尽管收到他好几封信,可是战争无情,谁知报平安后又怎么样呢?凑巧弟弟新虎在战斗中负了伤,在猫耳洞口被炸坏了一条腿,后来还立了三等功,可是新虎没把这事告诉父母。消息辗转传回村里,误说润虎负伤了,更使父母妻女心神不安。老母想儿子患了“夜游症”,常在暗夜沉沉时,独自走到村头看星星。她对着最明亮的星遥遥痴望,呼唤儿名!有天晚上,村里电视机播映《凯旋在子夜》,妻子和老父去看。屏幕上枪声激烈,战士们勇猛冲锋……亲人们看不下去,哭着回家了。

春意融融季节,李润虎所在部队胜利完成了任务。战评中,润虎被评为战场上的模范党员,全所官兵还一致为他第三次请功。

前两次战友们为他评功,他都让了。战友们说:“这一次不准他再推让!”李润虎十分珍视军人在战场上的荣誉,但为啥再三让功?他对记者说得很实际、很简单。他记着出征时政府慰问团宣布过的“政策照顾”;凡为国家民族征战荣立过三等功以上的农村籍战士,都可在城里分配工作。就为这,第一次,他把后勤部领导指名给他的三等功,让给了和他一起运弹药、并为研制手榴弹负过伤的战士卞其宏。小卞后来当上了班长,复员后在县上安排了工作。第二次,他把前沿团指挥部上报领导机关要求给他评的三等功,又让给了和他一起勇敢抢修火炮的战士池成。小池复员后被分配到县粮食局工作。这第三次,他又苦费唇舌,坚辞不受,劝软了全所同志,把战功让给了参战中一直表现突出的战士孙志强。小孙更美满,不仅在城里结了婚,还进了工厂工作。

●身为“八朝元老”,却是普通一兵

●面对三次失落的“乌纱”,他坦然自若

李润虎的微妙地位

数九寒天,天水城天色迟明。早七点钟,大地还朦胧。战士们出去跑操了,李润虎在行列中,他的地位又特殊又普通。点名时他居第一;出操时他排队尾,所长体贴他:“四旬老军”怎能和二十来岁的兵娃比,不仅让他跟在队尾,还让他跑到桥头停一会,喘口气,等战士们跑转来,再入列跑回军营。

修械所里的人都戏称他“八朝元老”。所领导换了八茬,他还是个兵,下边这样场面很常见:一位少校军官走来,李润虎庄重地行军礼,军官竟很难为情,赶紧把他的手拉下来。李润虎有一群同学和同乡和他同时参军,现在都已升任为少校以上军官,有的就是他的直接“上司”。妻子跟他开玩笑:“你那些同学都当了官,看你羞得往哪里摆?”润虎说:“各人有各人的锻炼,根据能力,分工不同,有啥难堪!” (下转第二版)

上篇:李润虎被破格提拔为军官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3/19900322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3/22/0623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