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李润虎的几幕人生

2023年08月17日

(上接第一版)

他承认机遇,但不抱怨机遇,更不去生方设法地制造机遇。他只相信,一个人的地位作用升迁变换,只能是党的事业需要和实践锻炼使然。李润虎家中有许多困难,其实他只要表示个想法,那一大群老乡就会帮忙。而他却自觉避嫌,轻易不登人家门。对待官位,他心中坦荡,不卑不亢,没有难言的羞怯,也没有无穷的自我烦恼,有人认为他“自我价值懂得太少”。他说:“自我价值我懂两条:一不张嘴吹,二不伸手要,干什么工作都发挥最大能量,就有价值了。”

他不追求升官,却也有官运临头的时候。他有三次提干机会却都化为泡影。

1976年当炊事班长时,他扭转了严重管理混乱现象,还自已设计修了个“双孔双板马蹄型回风灶”,使耗煤量大降,煤火钱变为肉菜钱,全所伙食大改善。为了改善军营中的一日三餐,他还到市里有名的饭店,学会了烹制最使兵娃们流涎的“扣肉”、“拔丝里脊”和“狮子头”,还会用土豆、萝卜刻出活灵活现的菊花和牡丹。他入伍前是优秀高中毕业生,眼下是群众信赖,又能管理,又有技艺,当个连队司务长能力绰绰有余。这一年李润虎已经填好了提干报告表,可由于撤编单位有位现职干部没法安排,于是派来当了司务长。李润虎理解组织上的困难。第二次是1978年,一排长调走,位置空缺。领导要提拔李润虎为枪械技师兼一排长,政审通过了。恰在此时,他去抢修一门高炮,由于新兵错卸了一颗螺丝钉,导致沉重的炮身滑落,砸在腰上,住了三个月医院。由于身体不合格,提干的事又吹了。他没有埋怨造成他工伤的战友。第三次是1979年初,自卫反击战已经打响,部队奉命作临战准备。所里刚好缺编一名高炮技师,机遇又羞答答地向他走来了。谁能料到,后来又决定他们不上前线了,提干的事也就停办了。他没有怨天尤人。

李润虎想过,提干对于解决家庭困难,对于个人的前途,都有转折意义。他心里也曾象有盏灯亮那样盼过。可是这一步之遥的台阶上,竟有那么多的坎坷,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从不虚饰品德假门假式地拒绝提拔,也不官欲膨胀喜笑怒骂地奢望提拔。就在这时,他自愿转成了志愿兵,把自己的位置固定在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上!

●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兼“无任期永久性半个指导员”

●献身军旅,他放弃三次解甲归田的机会

李润虎的超载负重

军营是武器的世界,武器需要很好保养。李润虎入伍18年没“挪窝”,干的就是这种苦累活。

溽暑难耐的盛夏,军营近处的田野上,架起了一排七口大锅,腾腾火焰,滚滚沸水,各式各样大堆大堆的枪件,都要被各种化学药水煮上七遍。李润虎裸露着膀子,又拆,又擦,又煮,又装,直到一支支钢枪,都整旧如新,发着蓝黑油亮的光。这叫“武器发蓝”,是项十分重要的常规保养。这个部队近几年三次大规模“发蓝”,共进行各类轻武器的保养一万多件,都是李润虎挑头完成的,每次上级检查都被评为一等质量。

润虎是军旅中有名的技术人才。他能维修从手枪到火炮各类武器,还能修理汽车、摩托。为了掌握本职技术,他学习了制图、材料、电气焊接和机械火炮理论,写了八万字的笔记。甭说他在军级师级的专业比赛中当过多少次“状元”“榜眼”,就说1978年12月军里组织尖子兵比赛那一回:19种兵器分解后混合在一起有上千个零件,李润虎被蒙上双眼,在指定的时间内竟然是“一摸准”、“一口清”,夺得了全军第一名。

李润虎不仅长于技术操作,还喜欢往科研里冲。他注意从部队的问题中找课题,改善训练条件,增强战斗力。多年来部队都是用实弹校枪,误差大,效率低,还大量耗费子弹。他便在所长领导下和技师一起,运用光学原理进行校枪研究。经过上百个日夜辛劳,制出了“光学无弹校枪仪”,获得军区科技奖,生产配发到所有团以上单位。仅本部队使用这种仪器后,就节约了军费十多万元。军械所里举办各种培训班,李润虎经常是主要“讲师”,他给连队军械员讲“轻武器的构造与保养”;给各团修理工讲“钳工操作的理论与技术”;还能给营连级干部讲“各种火器的使用与管理。”就连李润虎的现任“顶头上司”少校军械科长,也是经过他培训的呢!

润虎不仅业务技能高,还被战士们称为无任期的永久性“半个指导员”。

1982年老兵复员时,战士小柯和小李因平时对指导员的批评有抵触,那天会餐时多喝了酒,竟然带上刀子,气汹汹地找到指导员,一时间气氛极为紧张。李润虎一看情况不妙,立刻挡住指导员,连拉带劝带“命令”把他俩领进自己的宿舍里。他象老哥对小弟一样人情入理地批评分析,一直谈到启明星升空。后来他们愉快地复员了,还来信说:“老班长,若不是你耐心劝阻,那天我俩真可能干出蠢事,毁了自己……”

人间总有不幸,苦闷至极就会丧失理智。一名河南籍战士收到家中来信,得知母亲带着弟弟妹妹改嫁后,继父凶残地虐待她们。这个战士悲痛欲绝吐了血。李润虎半夜在草堆上找到他,立即送医院,并看护了一夜。接连几天,又买上麦乳精、罐头带着全班战士去探望。这个战士被感动,向他吐露了一腔愤懑和绝望,说“一定要杀了继父报仇!”李润虎一面把情况向领导汇报,一面对他耐心开导,讲了不少法律常识,劝他莫做后悔不及的事,要依靠组织解决问题。渐渐地,使他清醒了理智,开阔了胸襟,鼓起了生活勇气,成了所里出色的战士。

李润虎经常帮助别人解脱烦恼,但他自己也有不少烦恼。

时间一年年过去,他的年纪越来越大。每次探家,群英都泪水涟涟地劝他:“我嫁个讨饭的男人,身边也能有个照应。你成年累月在外十几载,我守着病老弱小一家人,你快点转业回来吧!”润虎深深体味军人妻子的苦楚,打心眼里感激她、疼爱她。有一段时间村里治安情况不好,家里刚买来的化肥丢了,肥猪被偷了,每天伴送女儿上下学的大黄狗也被毒死了。女儿哀伤,妻子惊恐,每晚都要关大门锁二门,床边还要放一把利斧才敢睡个安生觉。还有老父炕顶上拴着的那根随时打吊瓶输液的绳子,还有为治病而欠下的1100多元债钱……他李润虎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汉子,心里怎能没有感情冲击,没有甘苦困扰!他想过自己的归宿,也有过几次转业机会。

1984年底,他服役期将满,探家时顺便到县民政局联系工作。有人告诉他,办这事要找局长带礼品。他没有那样做,只是在局长家门守候着。碰巧来了个骑摩托车的人,他听着那轻骑响声有毛病,就赶紧上前帮忙修理。修好了车,说了想找工作的事,那人一口答应,过了几天通知他:可到县商业局报到,当货物保管员。他满心欢喜回到部队,可是部队不同意他转业。他想,领导这样信任自己,就留下吧。又一次,领导看他家里实在困难,又同意他转业。他带着商调函回到县里,亲戚帮他找了个收水电费的工作。他赶回军营办手续,不料部队已接到准备赴滇作战的命令。他想:“打仗是报效国家的机会,怎能在这时候离开军队!”他主动放弃了转业的事,立即投入了战备训练。到了1988年5月,县武装部派人找上门来,要他回县武装部当急需的军械修理工,并答应帮助他在城里安排家属。这可是李润虎难找难寻的理想工作呵!可是军械科长又十分为难地说:“部队已接到总部下达的军械管理达标试点任务,现在是最需要你的时候。但我实在不好开口留你了,只希望你再考虑考虑!”润虎缓缓走回修械所,心里十分矛盾。他似乎听见一家老小都在呼喊他,他想走;又听到领导的恳求,想到军械达标是关系整个部队荣誉和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大事,他深情地瞧着身上的军装,毅然留下来了。这年的军械达标考评,他所在的部队获得集团军第一名,全军第二名。

●一次次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支援战友

●一次次把给亲人治病的钱交给别人

●为素不相识的农民兄弟守尸三日

李润虎的人际真情

从蒲城县陈庄乡思补村到西安的黄土路上,一个十几岁的男娃,拼力推着一辆架子车,车上坐着病病殃殃的父子俩,急慌慌地走着。一来一往400多里,两月内推了五、六趟。这是李润虎念初中时,帮助同村李树仁到省上大医院治疗严重肺痨的情景。从小,润虎就在村里照顾孤老,救火救人,做了许多好事,至今乡邻们仍念念不忘。

也许是因为烦恼较多,李润虎抽烟厉害。战士们说他抽的永久牌香烟是《大雁塔》,只有三角几分钱一包。他每月工资160元,别无进项,家里的收益也只向国家粮库交售几百斤麦子的钱。可是这几年为老父治病,已花了上万元。他过着沉重的欠债日子,自己的生活十分俭朴。然而,一旦有人需要救危解难,他主动伸出双手。志愿兵苏学才的家前几年搬迁分了二十多亩沙土地,只能种花生,家里来信说没钱买种籽,急得团团转。润虎知道后,马上把探家回来刚领到的两月工资加伙食款,凑成500元交给小苏,只说了句“地是命根子,不能荒着。”小苏很感激,说,“你也不宽裕。这么办吧,现在你给我五百,秋后我还你一千。”果然,秋后他家花生大丰收,卖了上万元。小苏非还一千,硬往口袋里塞票子,润虎说啥不要。争来争去,只收了五百元。炊事班长小郧含泪讲述:前年他回去探亲,不想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为办丧事家里欠债2000多元。正在十分愁闷,又接到部队电报“速归队退伍”。回到营房后,他要求再干一年,以便学点技术,回去好挣钱还债。润虎很同情,帮他争取推迟退伍。他建议所里派小郧去天水宾馆学习烹调技术,160元的学费所里还给出了一半,另一半凑不够,润虎又资助30元。小郧专心学艺,考上了三级厨师,还入了党,立了功,当了班长。

李润虎最看不惯放纵物欲、邪掠金钱、甚至见死不救等等当今怪现状。人家说他做好事,想当“现代大善人”。他说:“这话没分析。当善人的人都想图好报应,我不是。”这是真的!

1984年5月间,润虎突然接到妻子打来“女儿病危住院”的电报。他立即请假赶到医院。女儿还没脱险时,他看到一个被电磨压断了左臂的小男孩被送来急救。医院要求先交六百元住院费,否则不能收治。红脸汉子李润虎冲上去说理。可小孩爹妈还差二百元钱,医院就是不收,急得小孩爹妈直掉泪。润虎立刻把给女儿治病的钱掏给了他们。小男孩保住了命。后来这家人打听了许久,才找到润虎家还钱,还非要认干爹不可,润虎说啥不干。1987年7月,润虎陪病重的老父去西安治疗。刚到省城,就送进急救室。第二天凌晨,急救室外抬来一个满嘴白沫昏迷不醒的妇女,说是从陕南来的一个个体户,因为本钱被骗,寻了短见。医院又要求先交五百元押金,几个抬人者只凑了一百元。李润虎这回也甭去说情了,干脆把刚从妻姐家借来的钱给了他们400元。个体户得救了。天亮时,他送老父转院治疗正要走,昨晚收钱的人急忙追过来:“解放军同志,我出去寻人只借来200元,你走得这么急,还差200咋还你?请你留下地址吧!”润虎说:“只要命得救了,钱算个啥!”收下200元走了,他没有留下地址。

还有一件事更使人感动。去年3月,润虎奉命外出领火炮。在秦岭车站等车皮时,看见一位农民守着一具尸体哭得伤心。润虎心软,最见不得别人悲哀、听不得别人哭泣。他过去问明白了。原来是位四川农民,同妻弟去河北走亲戚,返程中在火车上与人发生争执,妻弟被推倒,下车就不省人事,可能是突发脑溢血死了,只好停尸小站。这里荒山野岭,人地两生,走不开丢不得,又愁又急,六神无主,不知咋办。润虎说:“别急!我帮你看着尸首,你赶紧回家去叫人来处理。”那农民道:“我只有几角钱,回不去了!”说着又一阵号啕。润虎当即给他买了去内江的火车票,并领他去饭馆吃了顿饱饭,还买了5张大饼给他作干粮,送他上了车。然后,润虎把死尸搬到僻静地方,找块蓬布盖好。他披着军大衣,一边守着尸体,一边看护着他的大炮。直到那位领着家人赶来,他才悄悄离开。他没问那农民叫什么名字,那农民也顾不上问他叫什么名字,只是谢天谢地感激在山野里遇上了活雷锋。最近部队派人去费了好大劲核实此事,完全属实。只有一点:李润虎说他仅守了一天一夜,人家说他为亲人尸体守了三天四夜。

●他说:“我有许多缺点。”

●他想:给社会增加点温暖度

李润虎的质朴思忖

一次,记者和李润虎整整聊了一天。我俩漫话社会,漫话人生,谈他这些天的感受。

我观察到,这些天好多人找他谈事迹。请他作报告,他没有任何志得意满的流露,而是显得惴惴不安。他说:“该我做的我做了,该给的党都给我了。我这人很平常,当啥典型。”还一再说:“我有许多缺点,政治理论水平低,军风纪不严谨,脾气不好,还踢过战士一脚,不够当典型。”

那是一年夏天,战士小崔与卖瓜老汉发生争执。那兵娃一怒,连用铁铣戮毁四个西瓜,老汉跟到军营门口吵骂,被润虎碰上。他找到那个战士责问。小青年执拗不认错,润虎火气上升踢了他一脚,并掏出20元钱,领着他去赔礼道歉,这事才完。

人都有矛盾。润虎跟我谈到,他记得报上宣传过陈爱武。对腐败现象,对不正之风他遇上了也反对,丝毫不留情面。然而,坚决反对不正之风的他,有一次也不得不违心而行。那是他第二次转业时,有一天在县城碰到一个人,吹嘘他能帮助人找工作。这一线希望,使他花了四百元,买了高级酒之类相送。过了些天,再找那人,已没了踪影,他被骗了。这事使润虎很懊悔,为这种不得已而为的行为惭愧。

李润虎是一个撞击不出思想火花的人。他产生高尚行为时是那样的出之自然;他回叙往事时仍然是那样原始和平静。正如他的集团军政委深夜吟诗所言:“历做好事广誉称,几问原因不答声;负重如牛作奉献,境界尽在行动中。”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听到他讲的最精彩的话语,有下面几句: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都应该有同情心,都应该为整个社会增加温暖度!”

“人家说‘雷锋都出国了’,你还傻?‘精神都滑坡了’,你还攀?我习惯做我该做的事,我心甘情愿!”

“‘红军师’培养了我,我要体现军人价值观!”

(原载《中国青年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3/22/0623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