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降价之后话彩电

2023年08月17日

自3月15日国务院公布彩电降价的消息以来,市场上的景象一言以蔽之:冷。

其实,彩电市场这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对于人们来说,已算不得什么。彩电,在中国这个消费水平,寻常百姓挣一挣都可买得起,又很实用,又能摆阔显富的东西,自它在大陆上一露头,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热过,热得发红发紫,牵人心魂;它也曾疲过,令厂家、商店发愁。

彩电的走俏是在1985年以后。起初价格并不显贵,18时的“黄河”彩电也不过一千三、四百元。但时隔不久,随着人们争相抢购,以及彩电销售渠道乱、价格乱等原因,它的身价与日俱增,越来越热。由于当时国家彩电的生产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各种官倒、私倒便应运而生,兴风作浪,利用彩电销售的差价中饱私囊,一下子将彩电的身价推向了家电商品之首。国营商场平价彩电根本买不到,黑市上一台18时的彩电涨至了二千八、九百元,甚至三千多元,一张彩电票就值上千元。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怨声载道。为了治乱,1989年初,国家对彩电实行专营,增收了特别商品消费税,使彩电价格比以前官价上涨了一千元左右,只是略低于黑市价。专营后市场混乱平缓了,但由于价格高,国营商店的柜台上又摆得满匝匝的,人们反倒持币观望了。于是,让利优惠销售成了解决彩电生产和销售流通资金的唯一出路。四川、甘肃等省在先,陕西随后,从春节前几个月开始,进行忍痛让利销售。但情况似乎不尽如人意,陕西迎国庆40周年优惠出售的三万多台彩电不但销得不如意料的快,而且促使全省的彩电价格进一步下滑。

在国务院这次调低彩电基价以后,好多人误以为彩电是在春节以来的市场价格上降低了300—400元,于是春节前后刚刚买了彩电的人后悔莫及;手里攥着钱观望的人自觉高明,但到商店一看,彩电价格较前不仅没有降,还多了二百多元。他们不知道,这次调价是在国家专营价的基础上降的,不是在各省市自降价上调的。

而今,大量的持币待购者,在国家这次降价后,又抱着“彩电多得卖不出去还得降”的态度在观望着彩电销势,等着价降到自认为是最低点的时刻再买。会如愿么?日前记者走访了省电子厅张福增副厅长。他说,这次调价是国家面对目前的彩电市场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即降低特别消税)、顾及了厂家、商业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以促进产销平衡所采取的措施。目前,在彩电的特别消费税、牌誉、优质、功能加价降到了不可能再降的情况下,零售基价因相当多的显像管和外壳塑料需要进口,在国家外汇汇率已经提高,原材料普遍涨价的情况下,电视机的成本已较年初提高,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彩电价格下降的可能性已不大了。一些厂家和商业的同志也比较乐观,他们认为目前市场冷的状况是不正常消费心理的正常反映,是暂时的,当消费者观望一段时间后,彩电市场将会从冷清走向正常。

本报记者 刘鹏 实习生 王震宇?

上篇:三秦短波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4/1990040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4/03/06254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