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学
红光艳艳,金字闪闪。一块“体育社会化的模范家庭”的奖牌,高悬在宝成电子公司董发成的家门上。
董发成,今年49岁,是子校体育教师、厂足球队的老教练,又是我国工人中不可多得的国家级足球裁判。他酷爱足球运动,五十年代就进入省足球队,后因腿被摔伤,才来到工厂。
落红不是无情物。他回到工厂,边治病,边教足球。教练一当,就是20多年!他培养了大批足球骨干,省男女足球队有6名主力,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尖子。西北第一个国足王宝山,亦出其门下。他带子校小足球队,三次名列省市榜首。他带领厂足球队,多次在全国大企业足球赛中踢出了好成绩,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优胜单位称号。
董发成并不满足。闪过不惑之年,他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争当国家级足球裁判。为此,他起早贪黑,抓住分分秒秒,读呀,背呀,写呀,不知啃了多少“大部头”…
一九八三年,他参加了全国国家级足球裁判员的统考,成绩倒不错,可惜外语拉了分。他没有气馁,又重振旗鼓,干!饭可以忘吃,觉可以少睡,但该背的英语单词,一个也不含糊。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也许是近朱者赤吧,他的三个儿子也爱起足球来,而且年年都有所长进。
长子董永堂,今年24岁,是省设备安装公司的技术员。在中学和西安冶院上学时,就是校队主力。近几年,先后十多次出战省市级球赛,又在全国青年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亮足,均有上好表演。
二子董永涛,21岁,现为陕汽工人,在学校就是主力队员,曾多次参加省市足球赛,多次获奖。
三儿子董永辉,16岁,正在高中读书,但已多次参加省市足球赛,并荣获优秀少年运动员称号。
他的老伴徐秀云,1984年因心脏病住院动过手术。回来后很快成了厂老年迪斯科舞队中的积极分子。用她的话讲:“前几年病魔缠身,整天觉得浑身无力。如今可好啦,自从参加了老年迪斯科舞队,饭吃得多,觉睡得香,浑身劲儿用不完,生产任务也能完成。体育活动,真比吃药打针还中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