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11日子夜,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入梦,而地处东郊白鹿塬下的市新型墙体材料厂二车间里却依然灯光闪烁,赵扣学、李忠锁等几个值班的维修工、烧窑工还在为第二天砖机的正常运转忙碌着……紧张的劳动,使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车间外那阵阵的狂风和随之而来的一股袭人的寒气。
2点20分,一声骇人的沉闷响声传来,厚度20多米的近30万立方塬土由于崩塌性滑坡倾泻而下,一瞬间房倒机毁,尘土飞扬,电源切断……
漆黑的夜静得怕人。
“救人,救人啊!”先跑出来的工友边跑边喊,撕心裂肺的喊声传遍了厂区。正在值班巡逻的刘西京等几个职工闻声赶来……
“赵扣学?!”从惊愕中清醒过来的烧窑工张明孝猛然想起工友赵扣学还埋在砖块泥土里,他大声呼喊着。废墟里竟传来微弱的回声,先后赶来的王永杰、王美孝、向群征拚命地用手扒,张明孝边掏边喊:“坚持住,我们正在掏!”砖头、土块砸在身上,他们全然不顾,只有一个信念——快救人……赵扣学很快被从废墟中扒了出来,送进了医院。再次清点人数,发现维修工李忠锁还被埋在倒塌的厂房深处。
“忠锁还埋在里面……”闻讯赶来的职工们立即投入了救人抢险之中。
厂领导的办公室迅速转移到了事故现场。
以市建材工业公司经理朱振才为首的临时抢险指挥部在距现场仅10米的配电室组成了。
近30万土方压在摧毁的厂房框架上,现场头顶还有100多米的塬土已经裂缝,随时可能崩塌。时间就是生命,厂长马辉含泪拨通了西安武警指挥学校的电话……
20分钟后,现场出现了第一批战士,跳下车,他们就扑向废墟。
西安矿山机械厂派来了吊车,其它兄弟单位也陆续派来了支援抢险的车辆。厂里的退休职工听说现场急需运土工具,也纷纷从家里拿来了竹筐、竹篮……
工作面狭小,条件恶劣,人们只能半跪着挥锹、装筐,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组成了运土的传送带。手上的血泡很快就被磨破,成了茧子,镐把也染上了斑斑血迹,但没一个人退后。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武警战士,在三番五次的命令下才撤下来休息,另一拨身着国防绿的小伙子们又扑向前方。入夜,现场人数丝毫未少,碘钨灯下,张张淌汗的脸上布满了焦虑。
一群停课赶到这里抢险的武警学员说,为了工人兄弟的生命,再苦再累也值得。抢险救灾是一堂最生动的“社会主义好”的教育课。
12日,抢险指挥部向社会紧急求援:急需挖掘机!
省总工会副主席冯银忠接到报告,立刻拿起话筒,拨通了省建筑总公司……,西安市总工会副主席吕宪庆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等候寻找机械的回音。市政二公司得知消息,立即决定支援一台挖掘机连同拖车,赶赴现场。司机姚权民闻讯,马上把正在发烧的4岁半的女儿托给邻居,二话没说驱车出发,傍晚赶到现场,此后的一天一夜里,驾驶室里一直闪动着小姚和他的工友王金贵的身影。
24小时,48小时,71小时,14日凌晨一时,人们终于找到了早已停止呼吸的李忠锁。大家向他低头默哀。三天四夜啊!万千颗心为这位素不相识的工人兄弟焦虑。多少人磨破了双手,多少人熬红了双眼,用他们的辛勤劳动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的协作之歌。
本报记者 柳青 实习生 王震宇
本报通讯员 王小海 张平?
警民团结,全力以赴抢救遇难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