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正·
在市场疲软的大气候影响下,企业也相对地面临着疲软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资金短缺。这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的增多,使企业降低或失去了在市场上竞争的信心,不敢大胆地开发新产品,产生了坐等良机的思想;“三角债”的包袱沉重,压得一些企业喘不过气来;一些人认为,现在企业都穷,只能凑合着过日子;企业疲软是普遍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靠中央拿办法了。之所以产生这些情况,除过国家经济面临暂时困难的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是企业自身“底火”不足,一些企业决策者缺乏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在国家正在下决心解决市场、资金问题的前提下,作为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财务和经销人员,该如何开辟资金的出路呢?笔者以为应作好以下
文章:
一、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产品的成本。其中最主要是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搞好技术革新,开发省工省料省能源的产品;同时要注意减少原材料和产品的购销等流通环节,并实行材料领用审签凭据制度。对于一些消耗能源多、而产品的价值又不高的产品,就停产转产。
二、精打细算,提高资金占用率。目前,一些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和措施,使用资金存在着盲目性,支出按照“长官意志”办事,有一定的随意性。这些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正确的办法是:开支有计划。大项开支要厂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必要时要经过职代会审议。对违反财务规定乱开支者,特别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者,要给予组织的和经济的处罚。
三、要组织力量清理“三角债”。对此,企业要组织强有力的力量,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清欠外债。对于成绩突出者,可给以必要的奖励。在这方面,企业要积极争取政府以及银行、司法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必要时,企业之间逐步联合成立清理“三角债”的组织。
四、做好内部挖潜的工作。应克服“待哺”心理,积极搞好自身解救工作。必须明确,要度过企业难关,主要还是靠内部挖潜,以此来实现缓解资金、提高效益的目的。为此,要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办法,真正切实可行。要开展清仓查库、增产节约、修旧利废等活动,动员职工群众人人多贡献。对仓库中的积压物资,可让利销售,适当降价,以此来加快资金周转。
五、做好在职工中进行自愿集资等多方筹措资金的工作。
六、克服短期行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生产自救上。有的企业给职工发不出工资,却借款建住宅楼;有的长期停工停产,反而给职工发奖金。这些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七、抵制各种不正当的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