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以平
元月5日12点50分,乘芬航班机准点起飞,连续飞行近9个小时,横穿东欧,直抵赫尔辛基。当地时间下午3点30分,我们已站在万里之遥的芬兰国际机场了。
冬着夏装,半夜起床
在飞机上,倚窗俯瞰芬兰大地:银装素裹,除机场跑道、街道和公路干道外,四周白茫茫一片。出机场来到大街,赫市冰雪覆盖,天色铅灰,零星雪花漫舞。沿途建筑物顶部的霓虹灯交替显示着时间和气温,室外是—2℃。室内却暖和异常,温度在20℃左右。人们只穿短袖衬衫和裙子。无论外出乘车还是进商店,到处都有暖气。芬兰冬季虽比西安冷,但我们室内活动为主,出国带的厚毛衣毛裤反而用不着了。
赫尔辛基和北京时差6小时。到达后的第一晚,半夜两点大家睡意全无,精神兴奋,陆续起床,等待天亮。要是在国内,正是早上8点,早就起床上班了。
保护生态,大自然赐福
出赫市闹区,树木越来越多。高大的松树、白桦及不知名目的树到处都是。乘车去培格拉电缆厂参观,公路两旁树木葱茏,好象来到大森林的边沿。林间,冒着热气的小河哗哗流淌,水清见底。白雪、绿树、红房,秀美的异国风光,俨然是一幅天然的画卷。
窗外各种鸟儿飞上飞下,唧喳鸣叫。同行小张突然惊呼,顺指看去,原来楼下有一对美丽的野鸡在悠闲觅食。细看树上挂着小塑料盒,内装谷粒和葵花籽,供鸟儿在冰雪覆盖时享用。
我们在市内码头,看到上百只鸽子、野鸭、海鸥围着两个老太太争食。老人一边笑着一边抛洒鸟食,脸上露出人类对大自然纯洁的爱。
在芬兰,空气清新无灰尘,一个月不用擦皮鞋,衬衣领一周无黑痕。气候湿润,雨雪充沛,大自然赐给芬兰冬季运动的良好条件。星期天休息,房东赫马先生带我们到旅馆附近的森林滑雪场滑雪。看男女老少,个个轻快如飞,身手不凡,想起冬季奥运会芬兰人拿到金牌也就不足为怪了。
西餐虽丰,但口味欠佳
培训期间,感谢主人让我们领略了西餐的“正宗”风味。每顿午餐有餐前汤、面包黄油、生菜沙拉、一盘加鱼块、牛排或其它肉类的米饭、水果甜食,最后是咖啡或茶,饮料自选。尽管饮食丰盛但味道寡淡、冰凉,蔬菜生吃,米饭中拌的奶脂类气味令几位同行者叫苦不迭,见饭蹙眉。可毕竟营养和热量丰富,使我们在培训期间精神饱满,无人肠胃闹病。看工厂里芬兰人吃免费午餐,吃多少拿多少,盘子吃得干干净净,没见剩菜倒饭的浪费现象。
芬兰人穿衣普通随便,色彩鲜艳的保暖服,一顶顶绒线织帽,最常见。厂里多穿牛仔裤,上衣极为随便。相比之下,我们出国时购制的近乎一律的黑灰西服倒显得过于单调、古板了。
听专家讲课,参观工厂
技术培训主要由NOKIA公司的技术人员轮流讲授,专家们经验丰富,讲解生动,图示清晰明了,引人入胜。当然也有准备不足、不善讲授的。西门子专家操德语讲课,先翻成英语,再由我方翻译成汉语。后来发现这位专家原也会英语,可能他是在维护德语的国际地位吧!
参观芬兰的NOKIA电缆设备制造厂,只见各种零部件在各层货架上全由计算机控制存放,唯独不见机加设备。在西门子公司设在芬兰的工厂参观,情况亦然。原来这里只需要设计新图纸(软件),零部件却由专业化厂家生产,按图组装,新产品就造出来了。看来发达的工业不光指能生产高精尖的产品,还取决于基础工业标准化、社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程度哩。
芬兰工人每周休息两天,但工作起来认真,效率高。不象我们有些人那样松松垮垮。
刊头设计董凤山本版编辑薛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