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力,在这里凝聚

——访渭纺厂细纱车间丙班四组

2023年08月17日

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任文胜

前不久,我们到渭南地区棉纺织厂采访,看到细纱车间丙班四组的姐妹们在组长雷秀芬的带领下,不管是落纱、插管、接头,都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陪同的工会干部赞叹地说:这个班从1986年组建以来,在工厂“三组”升级赛中,“过关斩将”,连闯“合格”“信得过”“先进”三关,连续四年保持着先进。

何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呢?组长雷秀芬说,打铁先得本身硬,自己要起表率作用;还得靠大伙的努力,人心齐泰山移嘛!

可不是嘛,35岁的雷秀芬指挥着9台50年代初的老设备,要创高产夺优质,工作艰辛自不必说了,还要手把手地帮助新工提高技术水平,同组员一同干活,落纱、插管、接头,一干八小时不闲着。她当了四年组长,年年出满勤,班组人手少,她常一人当两人用,多次将病假条揣在口袋里,干起活来总顾不上自己,至今她的胳膊还不时酸疼哩!此外,姐妹们谁生了病,谁有困难,谁心里装着事儿,她都了如指掌,并设法帮她们解决。

雷秀芬以身作则的精神,影响着全组的姐妹们。她们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好风气。毛爱琴是个热心人,她看王新厉进厂时间不短,可考试总达不到标准,心急如焚。在当班时,她耐心观察,手把手教她插管、落纱,终于使王新厉的技术过了关。目前,全班组已有4人破了厂里单项记录。

这个小组充满了和谐的气氛,平时,落纱工利用间隙帮着值车工接线头,而值车工也常帮落纱工落纱。正是如此,宋银花、冯西玲等人主动要求来该组。我们问冯西玲为啥要来这个组,她回答得干脆:在这个组干活心情舒畅,再累俺也愿意。这种群体意识带来的不单是产量的提高,而是一种向心力的形成。青工董功梅春节回老家安徽寿县探亲,三天大雪使公路交通中断,她步行一百多里,赶乘火车回厂里上班。刘晓萍也在大雪封路时步行六、七十里按时上班的。

每个姐妹都将小组看成是自个儿的家。14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小组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产量质量在全厂总是名列榜首。你说她们这个班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荣誉不应该吗?

刘文水 摄影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5/1990050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5/01/06304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