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澄城的煤炭由无人问津走俏四方时,人们是忘不了王蒙海的一份功劳的
王蒙海当煤炭供销公司经理,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1989年5月,澄城煤炭供销公司的诞生,结束了矿业公司、煤炭公司两家割据引起的混乱局面。但新矛盾又产生了:原来的两个企业,人统心未合,常常因鸡毛蒜皮的事弄得火星四溅,剑拔弩张,工作扯皮。运输户钻空子偷煤的,依次充好的事时有发生,煤质差得令用户心寒,拒付款达30多万元……
王蒙海一上任,流言四起:“凭王蒙海的本事,还想把公司弄好!”“他是煤炭公司的人,非整矿业公司的人不可!”一些平日活蹦乱跳的人,居然苦着眉来请病假;属于煤台工作人员职责中解决的问题,偏要打电话叫王蒙海,想使他难堪。一次,他安排一位中层干部布置会议室,谁知一月过去,却纹丝未动。王蒙海决定从这件事开始,整顿机关作风。第二天王蒙海将这个干部严厉批评后,宣布:想干,必须服从安排;不干,走人!并通报全公司。这一招厉害,这个干部干个通宵,完成了任务。
韦庄煤站站长马秦德,一度管理松懈,站上有些职工混水摸鱼,乱收劣煤。王蒙海决定罚全站人员百分之五十的工资。马秦德凭着和王蒙海的交情,想让他少罚或不罚。王蒙海拒绝了。马秦德回去越想越气,大发牢骚,闷酒喝个烂醉。事后,王蒙海耐心地对他作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马秦德服了,狠抓管理,使煤台面貌焕然一新。
王蒙海趁热打铁,完善各种制度,并亲自拟定“征求意见书”,发往各煤矿、运输户,鼓励揭发检举公司的干部职工在煤的收、发、调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对查出的人和事,公开曝光,严加处罚。这样,公司迅速出现了新局面。
由于管理体系的不严密,一些个体司机在运煤途中,有的随意给自己卸煤;有的用煤换饭换菜换物;有的将煤矸石粉碎搅到煤里……王蒙海痛心极了。于是,他设计了独特的运煤合同书、煤质检验证、收煤票据等,还创造实施了六大控制法,对运煤车辆一律实行划片联营组织管理和合同担保抵押承运;对各煤矿的拟销煤实行公开论质定价;对上站煤实行验收、质监、登记三签字负责制,并成立路途流动检查组,巡回监督,于是,“偷、换、倒”现象被杜绝了。
王蒙海不仅管理上精,业务上更精。一次检查煤台时,爬上卸完煤的车看了看,便决定,今后对卸煤车辆一律清扫!有人笑了:“咱哪缺那点煤?!”他扳指头一算,算得人人大吃一惊:“一年有11万多车次给公司拉煤,一个车厢扫25公斤,这一年就要扫2500多吨煤,价值20多万呀!”你说,这谁能不服?
在王蒙海的领导下,职工们干劲倍增,这个公司亏损的局面很快扭转,1989年给国家上缴税利670万元,一举跃为澄城县第二税利大户。
(齐宇强 李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