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松,是我省煤炭系统今年唯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今年36岁的张保松,1979年招工来到韩城矿务局象山矿采煤二队当了采煤工。当时队上正采5#煤,5#煤层顶板破碎,几乎天天漏顶,一个班要干10多个小时才能升井。有人受不了,借故缺勤,但张保松却坚持月月出满勤,天天干满点,努力完成队里交给的生产任务。
不幸的是,张保松在1982年7月的一次井下片帮事故中右肋受伤,3根肋骨骨折,1根肋骨因损坏严重不得不取掉,腹部缝了36针。原来身体健壮的他,住了近两个月的医院,体重只剩下90多斤了。出院后,有人说他以后连一桶水也提不动了,但他不信这些,咬紧牙关锻炼身体。半年后他要求上班。矿上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准备安排他到后勤部门工作。但他却坚持回采二队,并要求下井采煤,师傅们和领导怎么劝也劝不下。领导为了照顾他,让他在队上当了材料员,后又让他当放炮员、皮带溜子司机。但他看到井下缺人,还是坚持要下井干最苦累的采煤工,领导拿他没办法,只好放行。有一次在井下,他放了一茬炮,打了30多个炮眼,架了9架棚子,推了9节槽子的煤,接着又去背了一趟火药,一个人一个工班干了两三个人的活,升井后,昏倒在队部。但第二天,又按时下到了井下。为了多出煤,他豁出了命的干。1985年他当班长后,带领全班专啃硬骨头打硬仗。在2301工作面,一个探巷30多米冒落,本队上去了两个班都没处理好,张保松带着他的一班虎将冲了上去。他和工友们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在井下干了30多个小时,终于把冒落的探巷支护好,并在当月出煤1.5万吨。大伙都叫张保松为“拼命三郎”。
1987年7月,矿上提拔他当了采煤二队队长。上任初始,队里生产条件很不好,2304工作面水深1.3米左右,给采煤造成了很大困难,连续数月完不成任务。他盯在井下用两台水泵抽水,终于将水患治住,当月就采煤1.8万吨,完成了队上下达的生产任务。
当队长他从不摆架子,工人们愿意跟他谈工作、谈安全、谈自己的心里话。他十分关心职工生活,谁家有困难,他都出钱、出力,或四处奔走帮助解决,使全队形成了一个团结能打硬仗的集体,年采煤量一年上一个台阶。1987年生产原煤22万吨,1988年生产原煤25万吨,1989年生产原煤31.87万吨,占全矿产量的2/3,直接工效7.32T/I,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列全省煤炭系统第一,连续3年跻身于全国炮产甲级队行列。
(王建 王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