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秦振民
记者桂子)在一些企业热衷于给各级领导干部发职务津贴的今天,陕西省齿轮厂却破例给一线工人实行岗位工龄补贴制。这等新鲜事儿,在此间被职工传为佳话。
近年来,陕西省齿轮厂先后有数十名生产骨干纷纷向二三线“跳槽”,加工技工正常的退休和调动,又使百余名技术能手流失。由于生产一线减员过快,造成一些专业工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而在岗职工不安心,新招青工不愿学,致使产品质量下降,企业信誉一度受损。该厂领导针对生产一线任务紧、考核严、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现状,为鼓励一线职工提高技能、岗位成才,厂部日前作出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对一线六大生产车间的车、铣、钻、磨等工种的定额工人实行岗位工龄补贴制。车工每年工龄补贴1元;其它工种补贴7角。并将工龄补贴与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在岗有,下岗无;完成指标有,完不成则无。据统计,全厂一线在岗职工有50%能享受岗位补贴待遇,专业工龄越长,受益越多,最高者可得岗位补贴20元。平均补贴额相当于给每人每月净增半级工资。
实行岗位工龄补贴以来,在全厂生产一线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时下,青工竞相要求参加专业技术课培训,“跳槽”数年的技术骨干重返生产第一线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五月份,全厂完成产值创今年以来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