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利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电视广告,多数人叫苦连天、避之如恐不及。但如果沉下心,放出一点观赏的姿态,或许会发现,伴随着丰富多彩的画面扑面而来的,并不都是恼人的商业气息。
今天的广告已摆脱了初期阶段那种大喊大叫、逼你掏钱的粗陋面孔,开始走向以美的造形、诗的意境、生活的情趣、时代的色彩沟通你、感染你的阶段了。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美的东西,就是那些让我们联想起生活的东西。电视广告通过小小荧屏,悄然怡然走近你的生活时,你就会感到一种亲切温馨。“五洲——阿里斯顿”的广告就具备这种走进生活的效应。中年知识夫妇、一个孩子、理想的家庭构成。桔红的色调,流动的画面,脉脉的情致,种种柔情都凝聚在爸爸带回来的一只小小礼物——小冰箱上。加以那支能“伴随着岁月流程”的反复咏叹的轻歌,确能让人抛开点儿沉重、增添些梦幻。同样能使我们想起生活的,还有那些真实地表现出生活原貌的广告。如有一个“黑米粥”的广告。就是一个男孩儿,认真地从抱在胸前的金属罐中挖出一勺黑米粥,放入口中,香甜地下咽,然后伸出小舌头珍惜地舔舔嘴角,傻而乐地不加装饰地说一声:“我最爱吃黑米粥。”自然、朴实、童趣,足以令人想起娇子的憨态、童稚的可掬。
广告虽有商业特征,但也应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抓住了这一点,就能把“人见人爱”的“美”,缓缓输入你的神经、以至你的心灵最隐秘的一隅。“东方——齐洛瓦”的音乐就有一种庄严沉雄的气势,音符本身就在展示一种严峻的感受。画面上,一位在烈日古道上挣扎的天涯孤客,满怀渴望地放出疲惫的目光去寻找最后一点儿希望——他找到了。这大漠荒野的壮阔,这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和谐,这一种拯救需求的被满足,无不令人在心理上去体味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大地风雨衣”则别有一番滋味:绵绵秋雨、洗成青白的长城,清灵的背景上,走来三位风彩翩翩的少女,手举彩伞、身披风衣、健美的步伐踏向一次青春的约会。伴随着少女们节奏明快的伴唱,一种青春的激情,一种人生的悠长,会引你去回味昨天美妙的一瞬,想起早已离去或即将出现的友人、抑或一个留下遗憾的雨季。
“长岭——阿里斯顿”虽只有一位修长谐调的女性出现,却在简洁的法式着装、对称的几何型画面中,富于象征意味地展现出一层新鲜的现代感受,透着实在的时代感。至于“L——15录相机”的广告,简直就是在对你进行“观念轰炸。”那赤脚披发手持巨笔的少女一出场,就以毫不遮掩的勇气,告白着对传统技术的挑战与自信,出现在笔端的鲜红的“L——15”,仿佛就是一份领先超群、当仁不让的宣言书,从少女那双杏眼中放出的冷峻目光,挟着咄咄逼人的气势,直能把你的观念系统彻底拾掇一遍。
你喜欢的电视节目,正可谓如高山流水,那么在电视广告中,也不乏清风明月。不信,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