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面对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下降的被动局面,商南县酒厂鼓励职工思想“爬坡”,开展增收节资活动,开发新产品,使企业走出了低谷。
1989年,由于原材料涨价等原因,该厂产品价格出现“倒挂”,综合平均每销1吨果酒亏577元。同时三角债加大,200多万元的资金收不回来。企业生产陷入困境,职工收入减少,思想波动,生产积极性下降。面对这种形势,厂领导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延安精神和雷锋精神,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表彰先进,用各种形式鼓励职工思想“爬坡”。在职工思想稳定以后,厂领导便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然后集中起来,研究制订振兴企业的措施。多半年来,该厂先后走了这样几步。一、调整产品结构,努力降低成本,仅此今年少开支24万元。二、回收利用酒瓶,降低成本15万元。三、开展对水、电、气的严格管理,半年节约3.8万元。四、完善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制酒、装酒等车间的科学管理,今年上半年物耗比去年同期下降50%。五、在保质保量生产畅销不衰的双巅牌桂花野葡萄酒的同时,又开发出中国茶酒、秦洲大曲酒等5种新酒,上市后销路颇好。六,加强销售,拓宽市场,今年仅定期供应点又新增10多个。经艰苦努力,该厂目前生产的葡萄酒每吨成本已比去年同期下降453元,收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沈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