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美国西南亚利桑那州的圣加达连那山山脉之下,一群科学家正仿效盘古“开天辟地”,建造一个玻璃罩内的微型世界,准备在里面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型实验。
这个微型天地,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将被玻璃密罩。在这个耗资港币二亿五千万元的缩影天地中,将有地球上各种气候、地理、自然环境的特征,包括热带雨林、沙漠、沼泽等,将有风、云、雨,那里将有一座山和一个海洋,海洋之中将有浪涛、瑚礁、各种海洋动植物;陆地上,种植有高十八米的大树,有各种我们熟悉的动物如羊、猪、兔等,各种昆虫如蜜蜂、蝴蝶、蚂蚁……一九九零年九月,这个人造“生物圈”竣工时,八名(四男四女)科学家,将住入其中。他们进住之后,“生物圈”即会完全被密封起来,为期两年的实验亦由此而开始。
自一九九零年九月开始两年间,“生物圈”将完全与世隔绝。除了阳光可透过玻璃渗入圈中以外,其余一切日用资源,完全得自给自足。这八名自愿充当实验者的科学家,得自行管理、动用圈内各种“天然”资源,包括进行畜牧、耕种、捕鱼等。此外,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环境污染的控制、生态环境平衡上的维持等问题,亦得靠他们自行解决。他们居住在一栋四层高的建筑物中,每人有独立的套间。在“生物圈”内严禁吸烟,亦不能利用各种杀虫药,杜绝害虫只能利用自然界生物互相捕食的方法。工作之余,他们必须充分利用圈中各种自然环境来调剂生活。他们可以在沙滩上进行日光浴,到雨林区中捕蝶,到沙漠上露营。
这项史无前例的大型实验,由美国一富豪家族资助。参与实验的全是一流科学家,包括大学教授、博士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他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实验,检验人类是否可以在一密封的、资源数量有限的环境下自给自足,生态环境维持平衡的程度又可达到哪个阶段。科学家希望找出答案,从而决定太空生态移植计划是否可行。其次,藉此实验,人类正面对的地球各种现象的成因以至日后的变化、影响等,亦将可获得更明确的预测启示。典型例子当推向来备受争论的“温室效应”,以及近年极受关注的臭氧层稀薄问题等。
参与的科学家,对于在密封环境下生存都表示信心十足。目前他们筑起一个高九米的“温室”模型,进行各种生物实验,以便为一九九零年九月入住“生物圈”作充分准备。
(摘自香港《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