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国古代的人口普查

2023年08月17日

虹彤明

我国人口的普查,有着悠久的历史,史籍中保存了有关我国人口普查的极为丰富的资料。

我国古代人口的统计,传说始于夏,到周朝已经大备,《周礼》中记载西周户籍制度至为详密。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曾“料民于太原”,证明我国在西周未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人口普查。

秦汉以后至唐中叶以前,我国人口的记录,是和土地、赋税三者大体上共同记录和登记在一个本子上的,当时并没有户口册、土地册和赋税册的区分。唐中叶以后,由于均田制日趋废弛,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尤其是宋代以后,由于两税法的普遍实行,赋税、徭役征发的轻重,主要是根据占有土地的多寡、有无来决定。于是土地册从户籍册中脱离出来,户籍册完全成为单纯的人口普查登记的册子。

我国古代人口的普查统计,具有两大特点,即是全国统一、同时的普查登记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

秦汉时期,户籍的普查统计已制度化。汉代以每年的八月作为全国普遍实行人口调查登录(称为“案比”、“算人”)的月份。

唐代规定,三年修定一次户籍,起正月上旬,至三月三十日以前完成。各乡户籍一式三份,一份留县,一份送州,一份送京师尚书省。原则上州县户籍必须保存十五年,送交尚书省的户籍初时规定保留九年,后改为二十七年。

两宋至明清,保持了前代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从隋唐到明清,我国户口调查统计工作统由国家的户部管理,它关系到民政、治安、徭征、赋税及兵役等事务,人口的情况往往反映万古代封建社会的治乱、国力的盛衰状况,因此,受到历代各个统治者的重视。

当然古代封建统治重视人口普查统计工作,为巩固其封建统治。我国今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利益就是全国人民的利益,况且进行人口普查与登记,已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特别是在今天,进行大规模的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必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当前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最终还是有利于十一亿中国人民。

上篇:高考评卷志感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7/1990072604-2.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07/26/0645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