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报讯 记者7月31日从省查禁生产经销伪劣商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查禁生产经销伪劣商品工作初战告捷。到6月底,全省共检查经销单位24494个,检查商品总数达1333167件,不合格商品竟达786288件,占被检查总数的69%。
今年4月14日,在我省发布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生产经销伪劣商品的通告》和郑斯林副省长发表“迅速行动起来,坚决查禁生产经销伪劣商品行为”的电视讲话后,全省各地立即掀起了宣传、贯彻、查禁伪劣商品的高潮。两个月来,全省共处罚违纪单位7228个,罚款22.44万元,吊销营业执照126户。在查禁中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商品有奶粉、混合饲料、绒线、皮鞋、旅游鞋、塑胶电线、磷肥、农药、冷饮食品等,其中查禁不合格劣质皮鞋就有8007双。这些鞋主要是粘合强度不高,易脱帮,鞋底该用金属片的竟用竹片,易折断。群众愤怒地称之为“一日游”鞋。这些鞋大部分都来自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而且大部是无厂名、厂址、无质量合格证的“三无鞋”或假冒名牌产品。另外,在抽查中发现茶叶里问题较多,据对陕南、西安和宝鸡等5个地市16个茶叶经销店的40个样品的检验,全项目合格的只有西乡县茶叶技术服务公司生产的一种茶叶,另有9种样品基本合格,其余30种样品均不合格,不合格率竟高达75%。
在检查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代销商品质量问题多;二是出租柜台伪劣商品多;三是食品饮料加工生产企业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就大量生产销售;四是个体户生产、经销的伪劣商品多。如渭南市酿造厂把院内两处地方出租给个体户,其中河南一个个体户用红薯皮熬作酱色汤加水加盐即成酱油。浙江一对小夫妻,用凉开水加色素加白糖装在回收的旧瓶内,贴上假冒商标即成“上海康康饮料厂”鲜桔汁等等。
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强调指出:我省查禁伪劣商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但仅仅是开始,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希望全省人民进一步行动起来,断源截流,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尽快地把伪劣商品彻底从商店里赶出去。 本报记者 曲亚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