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一切向钱看”成了某些人的生活宗旨。吴旗县工商银行行长王福俭是一位管钱的人,整天和钱款打交道,但他却并不“向钱看”,而且常常将自己应得的利益让给别人。
(一)
1985年春,一个想申请汽车贷款的人,找到王福俭家说:“只要你把这笔贷款给我放了,事成之后给你1000元酬金。”王福俭当面将其顶了回去。还有一次,另一人想搞到贷款,给王福俭许愿,贷款做生意的利润分给他1/3,也被顶了回去。王福俭的堂弟以为凭着兄弟情份要一点贷款不成问题,结果也碰了壁。
但对一些符合原则的事,他却尽力协助。一位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想贷款,拿了20斤猪肉来到他家放下便走,王福俭立即把这位农民叫住,问明原因,退回猪肉,帮助这位农民按正常渠道办理了手续。
(二)
王福俭的工资一直偏低,家庭生活也不太富裕。1985年中心支行给他一级奖励工资,他硬是多次找到上级行,并说服行里职工,把这一级工资给了一位老同志。前年吴旗县支行储蓄、保卫工作双获奖,按规定行长可拿600多元的最高奖,但是王福俭同志又让了。象这样拱手相让奖金、工资的事在他身上发生了五、六次。
支行职工住房一直很紧张,王福俭一家长期住在爱人单位的一孔窑洞里。去年10月家属楼竣工。论职务他是行长,论资格他在行里资历很长,分三居室的住房大家心服口服的,但是王福俭硬是坚持把该分配他的住房让给了一位家庭人口多的职工。前几年,他还硬是放弃了上级分配给行里的一辆进口小汽车,而改要了一辆东风大卡车,帮助职工拉煤、买面、跑后勤,而他外出开会、办公事都是挤公共汽车,从没有坐过行里的专车。
“人心如秤”。王福俭多次舍弃个人私利的事迹,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赞扬。30多年来,他多次荣获各种光荣称号,出席过省、地、市(县)的表彰大会。1988年,他当选为省党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共陕西省第七届代表大会。阎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