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能
金色的秋天,菊花盛开。那艳丽的色彩,招来了多少文人;那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多少墨客。古往今来,菊花曾使人们为它写下了不胜枚举的优美诗篇。
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慕其幽芳,更是赞叹其气节。它不与趋时而放的春光争艳,却在百花凋零的寒秋怒放,在人们的心目中,颇有几分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形象。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表示自己的高洁襟怀。
晋朝陶渊明酷爱菊。《宋书·陶潜传》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喧菊丛中久坐……他是以菊代酒,其嗜菊之程度可想而知。在他写的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脍炙人口的名句。
元代翰林学士王珲以“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来赞美菊花的不同凡响,当为花中之冠,这是对菊花的尽情赞美。
“颜色只从霜后好,不知人世有春风。”清代诗人许连嵘的题画诗正是抓住了秋菊不与群芳争艳,敢斗寒霜的特点,写出了它不趋炎附势,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
刘禹锡是中唐负有盛名的诗人。他不愿随波逐流,仰人鼻息,在菊花诗中以诗明志:“空想逢几日,何由陪一觞,满从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古代帝王将相也喜欢咏菊。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有“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那是帝王养尊处优的情怀。南朝梁简文帝的《采菊篇》中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唐太宗的“园花簇嫩黄,”唐德宗的“芳菊舒金英,”也不失为咏菊佳句。
“过雨黄花千蕊发,经霜紫蟹两蜇肥。”饥酒赋诗,持蟹赏菊,这是《红楼梦》中才子佳人既美口腹,又冶情操的雅人韵事。
扬州女画家吴砚耕题画赠日本朋友:“我爱中山菊,丰姿颜色浓,赠与东来客,友好万年红。”为世界和平祝愿,让世界充满爱,蕴含着多么深邃的含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