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长武县制革厂艰苦创业产品远销海外

县办小厂跃入国际市场,去年人均创汇1.5万美元

2023年08月21日

本报讯 长武县制革厂职工发扬毛泽东《复电》中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始生产黄牛蓝湿革,产品远销日本、意大利等国。去年10个月向省外贸交货值320万元,创汇61万美元,人均创汇15000美元。

该厂仅有40余名职工。1989年初,面临着银根紧缩的严峻形势,他们毅然选择了国际上的抢手货蓝湿革产品,开始了先生产再发展的艰苦创业。当时大雪封路,原辅料难以购运;滴水成冰,试产时车间里冰有半尺厚;没有锅炉,没有正常的电力供应,有的只是4台转鼓和一台去肉机。经过县上多方协调,才争取到10万元流动资金(仅占最低需要量的1/8)。职工们用水桶提水,用汽油桶热水,利用间歇的供电时间开机操作,终于一次试产成功。当业务人员冒雪将生产的蓝湿革样品背到西安后,省外贸公司对这家无名小厂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不久,该厂被确定为牛蓝湿革的定点生产厂家,当年4月外贸部门与他们签订了供货1.2万张的合同,并预付了20万元的货款。随着生产的发展,该厂现在已成为仅次于西安人民制革厂的制革厂家,质量信誉获得外贸部门的好评。

最近,记者走访了这个厂家。在制革车间水淋淋的地板上,职工们脚蹬胶鞋,手戴皮手套繁忙操作。在6面飞旋的转鼓下,陪同采访的县工会陈玉恒主席告诉记者,该厂是艰苦创业的一个典型。今年元月份开职代会时,厂长、工会主席和工人们一起,坐在大宿舍的麦草通铺上学习、讨论。尽管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但工人们关心的都是企业的增产节约、工艺改造等发展企业大事,没有一个人为自己个人的福利待遇纠缠。该厂厂长史铭说:“今年以来,我们职工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条件仍然比较差,全厂上上下下就靠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利用本地和毗邻的皮源优势,走出了一条体现长武特色的外销生产路子。今年1至9月份,我们厂已创外汇80.97万美元,相当于去年创汇总额的1.3倍。”

(明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11/03/0667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