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根钧
大学毕业后,分到北京西山,左侧便是香山。霜秋季节,眺望远处横迤的山峦,红叶如火映红了半边天。生长在江南的我,也羡京城的枫叶,如此多情。
我不知,这里还长眠着一位伟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出差去保定。吉普车在西山脚下黑亮而平坦的公路上疾驰,山野和白杨,从车窗外飘忽而去。蓦然间,“李大钊陵园”几个大字扑入眼帘。我怦然心动:先驱原在这不显山露水的地方!离自己好近。我却不曾拜谒过他。
这几年,人们都时尚“反思”,也解剖起领袖来了。当然,伟人也是人,也有鲜为人知的隐私。可是,瞻仰和顶礼自也就淡了。
在喧嚣嘈杂的生活里,我也在追求自我,为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东奔西突,被名缰利索驱着,疲惫不堪……
今天,我来到李大钊墓前。一场雨,把京都的天空洗得纤尘不染,晶莹澄碧。郊野的秋风轻拂着松柏绿涛。寂静中,汉白玉雕塑的伟人在默默沉思。
这是个真正的人。为了信仰的事业,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踏实实的功夫”,三十八岁就被反动派绞杀了。“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曾唤起多少后继者!可近些年,他们似乎被淡忘了,连同他们那为之献身的精神。有时候,人们看到社会上某些弊端和痼疾,甚至连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都怀疑起来了。
我们有负于他们。
斜阳的金辉驻足烈士墓。在先驱那严峻目光的审视下,许多的不解和疑惑冰释了,我感到了自己的浅薄和渺小。抬眼望去,漫山的枫叶,正泛出淡淡的红色,我突然想到,灵魂和灵魂的启迪,正象这枫叶一样,只有秋霜的洗礼,才会如霞、如火、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