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革新迷李思忠

2023年08月21日

这张照片记录了全总主席倪志福在西安变压器电炉厂和从前的老战友李思忠重逢时的情景,两个人紧紧握手……。

“30多年了。”现任变压器电炉厂三车间主任的李思忠回忆起50年代和倪志福等人在上海市职工技协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奔忙的情景,感慨万千。“时光不饶人,如今都老啦……。”

李思忠没有虚度时光,无论在上海还是内迁到西安,无论当工人还是当干部,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仅从1980年至今,就提出组织、实施产品和工艺改进、合理化建议250多项,多次攻克了技术上的“拦路虎”。

一台变压器,大大小小的钢、铁、铜、不锈钢、绝缘胶木螺丝要用上千只,最大的比5磅热水瓶还要粗。生产变压器零部件的三车间,一度时间半数以上的车床两班倒加工螺丝,仍然供不应求,总是被厂里打屁股。以至于西电公司的党委书记、该厂厂长、总工都到三车间蹲点,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时任车间技术组长的李思忠也在琢磨,任务完不成,关键在螺拴,车一个要七八分钟,费工大耗材多。恰恰他在上海工业展览馆参观时,见到日本滚丝机,便进行了测绘,回来后几经坎坷,终于制造出三台。这种机器不需切削,滚一根螺丝仅十几秒钟,提高工效5至30倍,从根本上扭转了被动局面。

一绺头发搭在李思忠额头,削瘦的脸上透出上海人的精明劲。他1953年进工厂当车工学徒,1958年入党,最初革新成功的是一把梅花钻,奖品是一块毛巾两块肥皂。从此,他就走上了这条道,昼所思,夜所想,智慧如泉涌。他能用车床车出方形工件,能以车代刨,以钻代镗,他用“猴子骑大象”的办法解决了小机床与大工件的矛盾,改进刀具70多种,大大提高了工效。他和工友们先后改革、试制成功释压器、切割机、真空浸漆等工艺、设备……。如今虽然已经56岁,思想却仍很活跃,象一个不安分的大孩子,抵挡不住出现在头脑中一个个新计划、新念头的诱惑,总是跃跃欲试。今年,车间加工绝缘压圈,要用牛头刨在直径1.6米的工件上刨出28至48条槽,每一条槽都要4个人挪动160多公斤重的压圈重新定位。那天晚上,他带领车间干部加班帮忙,回到家中腰酸腿疼,可是脑子没有闲:“这样干,不是个事,得想法。”想了又想,又坐起来画图,天将破晓,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上班后在大立车上加了个小设备,改刨为铣,一次成型,再也不用人力把压圈搬来搬去,厂里为这道工序准备买专用组合机床的40万元,当然也分文未动。

尽管搞了几十年技术革新,李思忠至今仍是一个普通的车间主任。当有人提起这个话时,他淡淡一笑:“为社会创造财富是我的责任,我只想尽一点主人的职责。”

(韩庚 梁双荣)

上篇:“西凤”又醉三秦人
下篇:驯马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11/1990111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11/10/06689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