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女猪倌”王桂兰

2023年08月21日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即使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耀县水泥厂职工食堂的王桂兰就是其中的一位。

1988年,厂职工食堂要办一个养猪场。养猪兼磨豆腐,缓解因物价上涨因素给职工食堂带来的困难。这时刚从大荔农场调来不久的王桂兰,毅然放弃了在家属区工作的便利条件,主动签定承包合同,这可给她的家庭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三个孩子年龄小,不会做饭,丈夫每天要上班,而王桂兰的工作每天都要忙到12时左右才能回家,孩子们常常是饿着肚子不能按时吃饭。几个孩子轮番向她进攻:“别人的父母都干体面的工作,你倒揽了个养猪的差事。”“养猪有什么不好?你妈是党员,党员对自己的要求就应当比别人高;况且,养猪这工作总得有人去干呀!”她终于说服了孩子们。

王桂兰今年45岁了,她虽说干过粗活,却从没养过猪。论磨豆腐,只要掌握了方法干起来并不怎么难,但养猪就不同了,猪要吃东西,如果进食不对窍的话,猪就光长骨头不长肉。为了掌握养猪方法,她和同事一起到附近农村去求教。养猪技术学到手后,她整日忙活不停,白天磨豆腐,养猪;晚上做饲料。豆腐做好了,她就用三轮车送到福利区食堂;晚上加工好饲料,第二天一桶一桶拎到猪圈,一天要拎50多桶。一天下来,她已经累得腰酸腿疼。丈夫和孩子心疼她,空闲时间便都来给她帮忙。

干了几个月,第一窝猪仔生产了,王桂兰高兴极了。但猪圈是水泥地面,小猪因受冻死掉了3个,王桂兰疼在心里。她给猪圈地面都铺上了干草帘子,每天都要把猪圈清理得干干净净。晚上,猪睡着了,她就把草帘子盖在幼猪的身上。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第二窝猪竟成活了18头。

猪的数量增加了,但猪多奶少,每到喂奶的时候,她就把18头小猪分成两班,一班一班地轮流吃。王桂兰就一直守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护着小猪。一年48个公休日,她没在家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 (魏萍)题图弛张

上篇:女土简讯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11/1990111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11/13/0669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