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畔上果子熟了,柿叶红了。
崖畔下土窑七零八落,门框、窗框已卸……
老农校忠玉用烟袋杆一指:“这一溜,都是拆迁范围。”
10月27日,铜川市郊区印台乡后齐村。秋阳将远处的高坡低壑镀成金色,脚下的大拉沟里传来推土机隆隆的声响。
“居住多年的家园被毁,你如何想?”
校忠玉眯起眼,摆弄着烟锅:“损失当然有,去年我家光苹果、梨、核桃等就收入3000多元,拆迁挪了几十株树,今年只收入200来元。为国家建设,个人当然要让一让,再说修路也是为民造福兴利的事么。”
这位老共产党员在拆迁户中第一个搬出土窑,在场院里搭个帆布棚当窝。在他的带动下,其它23户一周内迁完,保证了三(原)铜(川)公路D标段顺利开工。
全长66公里的这条公路是我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采用国际竞争招标形式修建的第三条高等级公路,分为五个标段建设。总投资2.8亿元,预计1992年年底通车。这条公路是我国“七五”期间27条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之一,沿途经过三原、富平、耀县、铜川市,今年8月全面开工,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十分之一。
拆迁、征地历来是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我省前两条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就曾多次被阻,造成工期拖延和经济损失。为了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三铜公路建设推行了征地拆迁和保障建设环境目标责任制,省政府和地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沿线各市、县均成立了三铜公路办公室,还与工程建设指挥部联合开展了公路沿线施工无障碍竞赛,使征地拆迁速度加快。境内公路征地、拆迁任务最重的铜川是我省重要的建材基地,仅水泥产量就占全省的40%,每年有1000多万吨货物经公路集散。为确保三铜公路按时完工,振兴铜川经济,市政府作出了保障建设环境的6条决定,通告于民。副市长李震率有关人员沿公路走向徒步踏勘,3天行程46公里,边走边看边落实拆迁、征地有关问题,有力支援了公路建设。今年2月,铜川红旗街办事处35户人家在大雪纷飞中动迁,无一户拖延。为保障拆迁户尽快建房,市上经过调研,确定了统一的拆迁费用标准,并从政策上对拆迁户优惠,从而使人心安,情绪稳,截至目前没有一家上访。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