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崔玉萍的“四季歌”

2023年08月21日

陈国富 刘灵宝

前不久,病瘫失语16年、77岁高龄的乔俊田老太太,不靠打针吃药,竟能开口说话、行走,还成了“亚运会”的电视“啦啦队员”。知根底的人都说,那是靠了她儿媳妇崔玉萍用爱心唱出的一支“冬送暖,夏缝单,春采草药精心煎,秋捧瓜果醉人甜,一片孝心绕窗前。”四季歌的魔力。

夏:那是1974年夏天,乔老太为给孙女过满月,一高兴突发脑溢血并落下半身不遂。儿媳崔玉萍毅然丢下襁褓中的女儿,由大荔农场赶往兰田县乡下老家,把老人接来侍奉。当时她和爱人胡友娃工资加起来才仅有58元,但她还是节衣缩食地给婆婆换了一身白的确良衣裳,买回蚊帐、凉席、枕席,每天坚持给老人洗一次温水澡,洗褥疮,换药。一次,为给老人端碗荞面饴饹,玉萍骑车往返跑了20公里路。

秋:是瓜果飘香时节,玉萍总要买些鲜水果放在婆婆床前,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全给了婆婆。早起给老人倒痰盂、穿衣、洗漱、梳头、拾掇早餐;中午陪婆婆坐坐,解除老人的孤独寂寞;晚上,给婆婆洗脚、送便盆,隔一段时间为老人修一次指(趾)甲。前年秋天,玉萍还完了为老人治病的800元欠款后,又用积攒的奖金买了一台彩电摆放在婆婆卧室里。当乔老太能说话时,第一句发自心底的话就是亲生儿女也难有俺玉萍这一片孝心!

冬:刚把老人接来那年,玉萍在一家人合住的20多平方米的屋里,专门给老人盘了一铺火炕。第二年冬天,玉萍买回两张羊皮,给老太太缝了一条皮褥子和一件马甲子。玉萍和爱人调到了许庄纺织厂,住进了楼房后,她又给婆婆买回了电褥子和暖脚壶。老太太喜欢喝陕青,玉萍给她买了个保温杯。每次上班前,都要把茶叶泡上才走,并编了一只小食品筐挂在老人床头,装上水果食品,以备老人食用。

春:每年正月十五,玉萍都背着或用架子车拉上婆婆去看“社火”,看戏,看电影。她不仅使老人精神愉快,还给老人当“郎中”。婆婆风湿病犯了,玉萍用加过温的烧酒给她按摩;牙疼了,她到野外去挖白毛根、土生地、土枸杞加白糖熬成药汤,为其止痛消肿;脚肿了,她就找来茄子杆熬水洗敷患部。她还到处求人买酒糟给老人敷疗,一直蒸蒸敷敷地坚持了十多年。

16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婆婆由不能张口、站立,到能说话、能走路,这里包容了崔玉萍多少情和爱。老太太深情地说:“要不是我这媳妇,我那能活这么多年哟,我这也是托了这个好时代的福。”

上篇:“三只眼睛”寻乐趣
下篇:小站晌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0/11/19901117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0-11/17/06703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