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枫
面花儿是用发酵后的麦面精粉做成的,按其形状,涂上各种颜色,然后放在笼里蒸,既能作观赏之品,又能食用,是陕南民间常见的一种礼品和儿童玩物。
童年的事最耐人回味。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就有不少关于面花儿的乐趣。每年快到春节的时候,母亲总要给我们兄妹做各种各样的面花儿,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面花儿几乎成了春节的代名词。
腊月二十一刚过,母亲就开始淘晒精心选留的小麦,磨过以后,用细箩箩两遍,便成了雪白细腻的面粉,到了腊月二十五六,便开始和面发酵,再过一天就可以做面花儿了。这一晚上是我们小娃最激动的时候,我们围在案板旁就着玻璃煤油灯,看母亲变戏法似的做面花儿。她的工具很简单,一个小擀杖,一个小梳子,一个簪子,做山雀儿,便用梳齿在鸟翅上一压就有了羽毛;做鲤鱼,用梳齿在尾翅上一压,就有了翅纹。做花猫、小鼠、用簪子在嘴两旁轻轻划上三下,就有了胡须。还有青蛙,螃蟹、小狗、小牛、小马之类的可爱动物,所有这些小动物,都用黑胡椒做眼睛,用红、黄、绿三色食用染料着色,炯炯有神,活灵活现。大年初一,我们拿着这些面花儿去和邻家孩子比,看谁的好,有时还互相交换。我们都为自己的母亲而骄傲。
面花儿有时还是必不可少的礼品。比如小孩做周岁,外婆家要送一对面花儿鲤鱼,一副面花儿项圈;为老人祝寿,要送两盘面花儿寿桃。老人辞世,亲友要送贡献,也是面花儿做的。贡献做法最有讲究,底座一般是四个面花儿馍,上插一个约一尺长的篾纤,篾纤上串着桃、石榴、柿子、辣椒等各色果木菜蔬,青枝绿叶,俏丽鲜艳。送面花儿是让人看的,谁家的面花儿精巧,独出心裁,谁家的女主人便多了一份荣耀,她们常常站在观赏者之后,悄悄地享受着人们的品评和赞叹,同时将得意之色漾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