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维平
庚午冬月。记者来到座落在古城东北角的胡家庙工人文化宫,走访了被群众影评界誉为西安影评“台柱子”的胡家庙职工影评学会。
该学会理事长、工人文化宫主任姜琦和学会秘书长、文化宫影视科长姬遐令与笔者一见如故,侃侃而谈。工人出身的姜琦“开门见山”:我们这个协会,是由胡家庙工人文化宫、省金属结构厂、西安人民搪瓷厂等23个驻地企事业单位联合主办的地区性群众文化组织。要说特点嘛,突出一个“工!”字组织活动由工会牵头,学会理事会由主办单位工会主席组成,活动经费由理事会从工会经费中筹集。学会以发展职工影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主导,同时配合市“希望奖”办公室扶持青少年影评。
耿直豪爽的老姜接着说,此项活动始于1983年,学会以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为主体,现有基层协会10个,影评组13个,有一支近600人的影评员队伍。我们的影评员既有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也有工程技术人员,还有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一些工会主席高兴地说:“群众影评不仅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文化骨干,还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
瘦削、精干的姬秘书长接过话茬说,头两年召开表彰会需要经费,每次都派人到各单位游说化缘,凑上百十元钱,给优秀影评员颁个奖。后来,队伍扩大了。活动频繁了,声誉打响了,理事会会员单位纷纷解囊。他们认为,扶持影评学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智力投资和感情投资。实践证明,只要工作干出成绩,各级领导和组织是会支持我们搞好影评的。
记得国家电影局滕进贤局长曾评价胡家庙职工影评学会,是一支敢于创新的群众影评骨干队伍。去年,姬秘书长率影评骨干一行7人南下上海,先后赴上海黄埔职工影评学会、南京工人文化宫进行广泛地交流,并虚心到《电影评介》杂志社上门求教,赢得了当地领导和兄弟学会的赞誉。今年,姜理事长又率西安代表团赴贵阳参加他们与《电影评介》共同发起的北京、上海、武汉、哈尔演、贵阳、西安六城市群众影评研讨会,在全国中心城市掀起了职工影评热潮。此举,得到了国家电影局的高度评价和兄弟城市的积极响应。
翻开他们排得满满的活动日程表:影评知识大赛、写作知识讲座、影评作品赏析、电影作品讨论、创办《影视评论》……我想,职工群众影评的希望之路既然已经踩了出来,又何愁其道不宽路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