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泽成
在一次座谈承包得失会上,一位主管工业多年的局长深有感触地说:招标也好,议标也好,关键是选择一个德才兼备的主承包人。话虽属老调,亦觉必须再谈。
资治通鉴开篇记述了三家分晋时,晋国四大家族中最强大家族智氏族的继承人智瑶的故事。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一表人才,精于骑射,文章流利,办事果断,通晓各种技能,用现在话说是个人才。可是在决定他为继承人时,一名叫智果的却出来反对,指出智瑶才有余而德不足,他心胸狭窄,刻薄寡恩,贪利喜财。智果预言智瑶为继承人智氏族必定覆亡。
智果的反对没能改变智宣子的决定,果然智瑶继位不几年,便因恃宠逞尊“骄奢贪利”被三家联合斩杀并灭其全族。
司马光论智族覆亡归结责任为智瑶“才胜德”,怕不尽合理:假若智宣子听从智果的忠告而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依智族当时之强,是不会先他而覆亡的。因此,平心而论:智瑶的悲剧并导致他家族的悲剧主责在推他走上“领导岗位”的他父亲智宣子:用人唯才不顾德。
类似智宣子“用能人”的做法在企业第一轮承包时有过一阵子舆论导向,致使一些才气虽有几分但德却极差的人走上领导岗位,结果一些人或在金钱面前见利忘义,如辽阳纺织厂熊家庆之流,或在名利面前沽名钓益,如郑州发电机厂雷振可之流,至于在权力面前不能正确对待,听不得反对意见,唯我独尊造成企业人心向背,生产经营多年上不去的“当家人”就多不胜举,难怪那局长说承包关键是承包人要德才兼备,要以“德”治厂了。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人要德才兼备,时下亦需老调重谈。